[发明专利]成像系统和成像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210457423.7 | 申请日: | 2012-11-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2948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05 |
发明(设计)人: | 冈岛宽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索尼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11/04 | 分类号: | B60R11/04;H04N7/18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11038 | 代理人: | 付建军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成像 系统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一种适用于例如车辆的成像系统和成像装置。
背景技术
已经提出了这样一种系统:在汽车或作业车辆周围安装多个成像装置并将所述多个成像装置拍摄的图像显示给驾驶员(参照第2000-197039号日本专利公报和第2004-297405号日本专利公报)。这种系统使驾驶员能够检查在汽车周围是否存在任何人或障碍物。
发明内容
对于现有技术,必须提供多个成像装置和配置为连接所述多个成像装置的配线,因此导致成本增大。此外,必须高精度地调整每个成像装置的位置,以将多个成像装置拍摄的图像无缝地组合。此外,成像装置被安装在汽车的表面上。因此,例如,难以拍摄汽车底部和围绕区域的图像。在高度提高的车辆(诸如SUV(运动型多用途车)、卡车或公共汽车)的情况下,由于在车辆底部的周围存在幼儿、小动物或障碍物会导致危险情况的发生。然而,难以向驾驶员显示车辆底部周围的情况,因此使驾驶员难以认识到这些危险情况。
因此,期望提供一种被配置为向驾驶员显示车辆底部周围的情况的成像系统和成像装置。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包括成像部件和显示部件的成像系统。成像部件被附于车辆的底部,以拍摄全方位图像。显示部件显示成像部件拍摄的全方位图像。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包括附于车辆底部的全方位成像部件的成像装置。该全方位成像部件在非成像状态下被保护构件覆盖并且在成像状态下从保护构件露出。
至少一个实施例使得可以向驾驶员显示车辆底部周围的情况。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成像系统的示例的框图;
图2是描述成像装置所附接的位置的示例的略图;
图3是描述成像部件周围的区域的构成示例的略图;
图4A和图4B是描述非成像状态的示例和成像状态的示例的略图;
图5是描述前方图像的示例的示图;
图6是描述后方图像的示例的示图;
图7是描述右侧图像的示例的示图;
图8是描述左侧图像的示例的示图;
图9是示出显示多个图像的方式的示例的示图;
图10是示出显示多个图像的方式的另一示例的示图;
图11是示出显示多个图像的方式的另一示例的示图;以及
图12是示出处理流程的示例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来描述本公开的实施例。应该注意的是,将按照下面的顺序进行描述。
<1.实施例>
<2.变型例>
应该注意的是,下面描述的实施例和变型例是本公开的优选的具体示例,并且本公开不限于实施例和变型例。
<1.实施例>
[图像系统的构成]
图1示出了成像系统的构成示例。例如,图1中示出的成像系统安装在车辆上。成像系统1包括成像部件11、视频处理部件12、视频输出部件13、控制部件14、内置驱动部件15和操作部件16。
例如,成像部件11包括诸如透镜的成像光学器件、诸如CCD(电荷耦合器件)或CMOS(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的成像元件以及适于驱动透镜和成像元件的驱动系统。在本公开中采用作为示例的成像光学器件为全方位成像光学器件,全方位成像光学器件适于拍摄存在于成像部件11的全部方向(0度至360度)上的被摄体的图像。可使用公知的组件来构成全方位成像光学器件。全方位成像光学器件拍摄车辆周围的在成像部件11的全部方向上的区域的图像。例如,所述光学器件拍摄车辆底部和周围区域的图像。应该注意的是,术语“车辆底部和周围区域”指的是车辆底部和路面之间的空间和上述空间附近的空间。
成像部件11的成像提供环形的成像信号(在下文中,根据需要称作“环形成像信号”)。在控制部件14的控制下产生的定时信号被提供给驱动系统。驱动系统响应于该定时信号进行操作以驱动透镜、成像元件等。
视频处理部件12包括模拟信号处理块、A/D(模拟至数字)转换块和数字信号处理块。模拟信号处理块对由成像元件提供的环形成像信号执行CDS(相关双采样),由此提供提高的S/N比(信噪比)。模拟信号处理块还对所述信号执行AGC(自动增益控制),由此控制增益。已经进行了模拟信号处理的环形成像信号通过A/D转换块被转换成数字信号。数字环形成像信号被提供到数字信号处理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索尼公司,未经索尼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5742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风扇叶片连接装置及其风扇
- 下一篇:便携式计算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