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机壳与齿轮箱端盖嵌合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10457603.5 | 申请日: | 2012-11-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7500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0 |
发明(设计)人: | 段恒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菱欧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P19/027 | 分类号: | B23P19/027 |
代理公司: | 苏州铭浩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46 | 代理人: | 张一鸣 |
地址: | 215124 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郭***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机壳 齿轮箱 嵌合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机械加工设备领域,涉及一种机壳与齿轮箱端盖嵌合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消费水平越来越高,对汽车的舒适度也有了更好的要求。通常,汽车座椅均安装了便于座椅调节的座椅马达。上述座椅马达主要由机壳、齿轮箱端盖、铁芯和轴承端盖等组成。其中机壳套设在铁芯的外端,机壳的一端与齿轮箱端盖嵌合,其另一端与轴承端盖嵌合。上述机壳一端的端部设有卡边,对应的,齿轮箱端盖的端部设有翻边,该翻边与机壳端部的卡边相嵌合。
然而,如何使机壳端部的卡边与齿轮箱端盖端部的翻边相嵌合,是本发明着重要研究的内容。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机壳与齿轮箱端盖嵌合装置,其目的主要是解决座椅马达用机壳如何与齿轮箱端盖嵌合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机壳与齿轮箱端盖嵌合装置,包括工作台、齿轮箱端盖放置工位、机壳放置工位、嵌合压头、导轨、活动板及驱动装置;所述齿轮箱端盖放置工位设置在工作台上,所述齿轮箱端盖放置工位和所述机壳放置工位位于同一轴线上,所述导轨设置在所述工作台上,所述机壳放置工位设置在所述活动板上,所述活动板滑动设置在所述导轨上;所述嵌合压头设置于齿轮箱端盖放置工位的上方;
所述驱动装置包括下压气缸、机壳压紧气缸及推动气缸;
所述下压气缸设置在嵌合压头的上端,其作用端作用于嵌合压头,并驱动嵌合压头沿竖直方向上下移动;所述机壳压紧气缸设置在机壳放置工位上方,其作用端作用于所述机壳上;所述推动气缸设置于所述工作台上,其作用端作用于所述活动板上,并驱动活动板沿导轨水平移动。
上述技术方案中的有关内容解释如下:
1、上述方案中,所述活动板的底面上设有滑槽与所述导轨配合。
2、上述方案中,所述下压气缸为气液增力气缸。
本发明工作原理:将齿轮箱端盖放置在齿轮箱端盖放置工位上,再将机壳放置在机壳放置工位;启动设备开关按钮,则机壳压紧气缸压紧机壳,在推动气缸的作用下,载着机壳的活动板沿导轨水平运动。当机壳在活动板的承载下运动至齿轮箱端盖处时,机壳端部的卡边与齿轮箱端盖端部的翻边相匹配,启动下压气缸,带动嵌合压头下压,从而使得机壳端部的卡边与齿轮箱端盖端部的翻边压紧嵌合。当嵌合动作完成后,下压气缸缩回,完成整个动作。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本发明结构中,通过将机壳放置在机壳放置工位上,齿轮箱端盖放置在齿轮箱端盖放置工位上,又两工位在同一轴线上,保证了齿轮箱端盖与机壳之间的定位准确,再由下压气缸下压驱动嵌合压头将机壳端部的卡边与齿轮箱端盖端部的翻边相嵌合,保证了机壳与齿轮箱端盖的装配精度,提高了工作效率,节约了工作时间,降低了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发明立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发明主视结构示意图。
以上附图中:1、工作台;2、齿轮箱端盖放置工位;3、机壳放置工位;4、嵌合压头;5、导轨;6、活动板;7、下压气缸;8、机壳压紧气缸;9、推动气缸;10、机壳;11、齿轮箱端盖。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
如图1~2示,一种机壳与齿轮箱端盖嵌合装置,包括工作台1、齿轮箱端盖放置工位2、机壳放置工位3、嵌合压头4、导轨5、活动板6及驱动装置;所述齿轮箱端盖放置工位2设置在工作台1上,所述齿轮箱端盖放置工位2和所述机壳放置工位3位于同一轴线上,所述导轨5设置在所述工作台1上,所述机壳放置工位3设置在所述活动板6上,所述活动板6滑动设置在所述导轨5上;所述活动板6的底面上设有滑槽与所述导轨5配合。所述嵌合压头4设置于齿轮箱端盖放置工位2的上方。
所述驱动装置包括下压气缸7、机壳压紧气缸8及推动气缸9。
所述下压气缸7为气液增力气缸。所述下压气缸7设置在嵌合压头4的上端,其作用端作用于嵌合压头4,并驱动嵌合压头4沿竖直方向上下移动;所述;所述机壳压紧气缸8设置在机壳放置工位3上方,其作用端作用于所述机壳10上;所述推动气缸9设置于所述工作台1上,其作用端作用于所述活动板6上,并驱动活动板6沿导轨5水平移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菱欧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未经苏州菱欧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5760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装饰条结构
- 下一篇:一种汽车发动机左板的加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