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结构的止滑织物有效
申请号: | 201210457790.7 | 申请日: | 2012-11-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7540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0 |
发明(设计)人: | 曾言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曾言林 |
主分类号: | B32B5/26 | 分类号: | B32B5/26 |
代理公司: | 广州新诺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100 | 代理人: | 罗毅萍 |
地址: | 511442 广东省广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结构 织物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止滑织物,属于防滑止滑织物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新型结构的止滑织物。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常见的止滑织物一般由双股纱线共同编织而成,其基底层中每一根纱线形成的线圈沿着纵向分布,每一行线圈横列则由上述一组或几组纱线的线圈组成,这种结构的编链结构纵向延伸性小,其延伸性主要取决于纱线的弹性,因而这种织物与其它立体造型材料贴合成型时容易导致纱线崩断,不易贴合成型加工;同时,常见的止滑织物的止滑方向单一,在实际使用过程中防滑效果不佳,还有就是纱线之间不够牢固,容易脱落,增加了清洁卫生的麻烦,且容易导致织物过快损坏;另一方面,现有的织物一般没有彩色图纹或结构图纹,需要体现品牌效果时,一般做法是通过在织物上穿孔扣铭牌,这种做法直接破坏了织物结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缺点与不足,提供一种新型结构的止滑织物,该止滑织物具有较大横向延伸性和弹性,与其它立体造型材料贴合加工成型时不损伤纱线,具有彩色图纹或结构图纹,且面纱不容易脱落,止滑效果明显,耐用可靠,解决了在织物上进行品牌推广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按照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新型结构的止滑织物,包括有编织成同一平面的基底布和黏合层,其中:所述基底布包括有若干行相互套接的基底线圈横列,每一行基底线圈横列包括有相互套接的第一基底线圈横列和第二基底线圈横列,且下一行的第一基底线圈横列与上一行的第二基底线圈横列相互套接形成该编织的基底布;所述黏合层包括有由面纱和绑纱并拢共同编织的黏合线圈横列,黏合线圈横列与每一行的第一基底线圈横列间隔相互套接,黏合线圈横列的非套接部分的面纱断裂开向黏合层外侧延伸形成黏合支部。
进一步,所述第一基底线圈横列的线圈圈干部分呈大小圈间隔排列,其排列方式按大小圈循环排列、或大大小小圈循环排列。
进一步,所述黏合线圈横列的线圈圈干部分呈大小间隔排列,其排列方式按大小圈循环排列、或大大小小圈循环排列。
进一步,所述黏合线圈横列的套接部分与第一基底线圈横列的小圈干部分相互套接,套接部分呈“U”字型或“W”字型。
进一步,所述黏合支部的头端形成直丝绒毛状,或经加工弯曲形成钩状、且不同黏合支部的钩状朝向不一。
进一步,所述黏合层的面纱部分经提花、印花或压花、雕花工艺形成素色、彩色花纹或结构花纹。
进一步,所述基底布采用尼龙塑料、聚酯纤维、聚丙烯塑料、聚乙烯塑料、合成纤维、动物纤维、或植物纤维制成。
进一步,所述面纱和绑纱采用尼龙塑料、聚酯纤维、聚丙烯塑料、聚乙烯塑料、合成纤维、动物纤维、或植物纤维制成。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为:
1、线圈横列结构具有较大横向延伸性和弹性,与其它立体造型材料贴合加工成型时不损伤纱线,耐用可靠;
2、黏合支部突显织物各个方向粘扣特性,使整个止滑织物具有较佳的黏扣止滑作用;
3、具有彩色图纹或结构图纹,可以形成品牌图案,很好的解决了在织物上进行品牌推广的问题。
4、具有绑纱嵌入随面纱、基底线圈横列环绕,加强面纱附着基底布的牢度,使面纱不容易脱落。
为了能更清晰的理解本发明,以下将结合附图说明阐述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1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3是图2显示一行基底线圈横列和黏合线圈横列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2显示两行基底线圈横列和黏合线圈横列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2中黏合支部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6是图2中黏合支部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7是本发明具彩色花纹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具结构花纹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2的平面局部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曾言林,未经曾言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5779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红枣保健饮料
- 下一篇:芝麻米固体枣茶及其生产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