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缆外护套材料的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457887.8 | 申请日: | 2012-1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4272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27 |
发明(设计)人: | 罗英宝;李源鸿;李韦桦;杨昆;严炳发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正导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23/06 | 分类号: | C08L23/06;C08L23/08;C08K5/18;C08K5/3437;C08J3/22;H01B7/28 |
代理公司: | 湖州金卫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32 | 代理人: | 赵卫康 |
地址: | 313013 浙江省湖***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缆 护套 材料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缆生产加工技术,特别涉及一种电缆外护套材料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电缆的外面常常挤塑有外护套,外护套如果受到损伤,常常会导致电缆损坏,失去效果,造成损失;然而由于应用场所环境的恶劣,外护套也面临严峻的考验;因此,在经济建设迅速发展的现今,随着各类通讯基础设施的不断建设,对各类电缆需求量越来越大,因此,对电缆外护套的抗氧化、耐高温及防腐的性能要求越来越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缆外护套材料的制备方法,应用此种方法制备的电缆外护套材料具有良好的抗氧化、耐高温及防腐性能。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电缆外护套材料的制备方法,依次包括以下步骤:
(1)混合搅拌,将重量比组分如下的材料混合搅拌均匀,低密度聚乙烯35-42份、线性低密度聚乙烯17-22份、高密度聚乙烯11-16份、线性高密度聚乙烯8-14份、中密度聚乙烯5-8份、线性中密度聚乙烯6-9份、抗氧剂6-11份及聚乙烯母料3-6份;保持搅拌温度为50-60℃;
(2)熔化,将混合材料加温至160-180℃,进行热熔,保温时间10-15min;
(3)成型,将经热熔后的混合材料通过设有通孔的模具挤出,形成条形半成品;所述通孔的长度为30-40cm;
(4)冷却,将条形半成品通入水槽,冷却至20-30℃;
(5)吹风,用吹风机散去条形半成品表面水分;
(6)碎粒,将条形半成品进行切割,形成粒料。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各组份的重量比如下,低密度聚乙烯37份、线性低密度聚乙烯20份、高密度聚乙烯15份、线性高密度聚乙烯10份、中密度聚乙烯6份、线性中密度聚乙烯8份、抗氧剂7份及聚乙烯母料5份。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所述步骤(1)中的搅拌温度为56℃。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所述步骤(2)熔化的温度为175℃,保温时间为12min。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所述步骤(3)中通孔的长度为36cm。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所述抗氧剂为芳香胺类抗氧剂。
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发明工艺简单,易于实施;且所制备的电缆外护套材料具有良好的抗氧化、耐高温、防腐性能,且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且其阻燃性能能在1100℃下不燃烧,且能使电缆有效工作于-50至120℃。
具体实施方式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实施例1:一种电缆外护套材料的制备方法,依次包括以下步骤:
(1)混合搅拌,将重量比组分如下的材料混合搅拌均匀,低密度聚乙烯35份、线性低密度聚乙烯17份、高密度聚乙烯11份、线性高密度聚乙烯8份、中密度聚乙烯5份、线性中密度聚乙烯6份、抗氧剂6份及聚乙烯母料3份;保持搅拌温度为50℃;
(2)熔化,将混合材料加温至160℃,进行热熔,保温时间10min;
(3)成型,将经热熔后的混合材料通过设有通孔的模具挤出,形成条形半成品;所述通孔的长度为30cm;
(4)冷却,将条形半成品通入水槽,冷却至20℃;
(5)吹风,用吹风机散去条形半成品表面水分;
(6)碎粒,将条形半成品进行切割,形成粒料。
所述抗氧剂为芳香胺类抗氧剂,本实施例为二苯胺。
实施例2:一种电缆外护套材料的制备方法,依次包括以下步骤:
(1)混合搅拌,将重量比组分如下的材料混合搅拌均匀,低密度聚乙烯42份、线性低密度聚乙烯22份、高密度聚乙烯16份、线性高密度聚乙烯14份、中密度聚乙烯8份、线性中密度聚乙烯9份、抗氧剂11份及聚乙烯母料6份;保持搅拌温度为60℃;
(2)熔化,将混合材料加温至180℃,进行热熔,保温时间15min;
(3)成型,将经热熔后的混合材料通过设有通孔的模具挤出,形成条形半成品;所述通孔的长度为40cm;
(4)冷却,将条形半成品通入水槽,冷却至30℃;
(5)吹风,用吹风机散去条形半成品表面水分;
(6)碎粒,将条形半成品进行切割,形成粒料。
所述抗氧剂为芳香胺类抗氧剂,本实施例为对苯二胺。
实施例3:一种电缆外护套材料的制备方法,依次包括以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正导光电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正导光电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5788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