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在软土地基上快速搭建应急通行通道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458142.3 | 申请日: | 2012-1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1278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06 |
发明(设计)人: | 唐兰;陈洪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绍文;高建国;林辉进;林少华;廖日辉;唐兰;陈洪凯 |
主分类号: | E02D3/115 | 分类号: | E02D3/115;E01C9/08 |
代理公司: | 重庆辉腾律师事务所 50215 | 代理人: | 侯懋琪;侯春乐 |
地址: | 400074 重庆市南岸区***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土地 快速 搭建 应急 通行 通道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淤泥质软土地区公路交通应急通行处治技术,尤其涉及一种在软土地基上快速搭建应急通行通道的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我国公路建设规模日益扩大,难度不断提高,公路建设对软土地基处治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地基中常见的软土,一般是指处于软塑或者流塑状态下的粘性土,其特点是天然含水量大、孔隙比大、压缩系数高、强度低,工程特性较差。在软土地基上修筑路堤,如不采取有效的加固处理,将会在工后产生不同程度的坍滑或沉陷等病害,现有技术中,对软土地基进行治理的方法多种多样,且治理效果较好,属于永久处理;
现有的治理技术中存在的共同问题是:治理工期较长,需要大型工程设备支持;我国是地质灾害多发地区,在抢险救灾中,时间就是生命,空中运载物资的运力有限,大型的工程设备和大量救援物资需要依靠地面车辆来运送,如果能够及时将设备和物资运送至灾区,则可以挽救更多的生命;
我国国土广大、地形复杂,软土地基区域较多,如遇需在软土地基区域应急通行的情况,现有技术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完成对软土地基区域的永久处理,从而使通行时间受到延误或阻滞,影响通行效率。
发明内容
针对背景技术中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在软土地基上快速搭建应急通行通道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对软土地基区域进行实地勘测,确定需要搭建应急通行通道的位置并规划出应急通行通道的路径;
2)沿规划出的路径均匀铺设多根注氮管:所述注氮管为柱状的刚性结构体,注氮管中部设置有沿注氮管轴向延伸的内孔,内孔下端封闭,内孔上端与氮气充注装置连通;注氮管中部的管壁上设置有多个贯穿管壁的通孔;将注氮管垂向地设置在规划出的路径上,多根注氮管均匀分布,且注氮管上的通孔全部没入软土地基的土体内;
3)启动氮气充注装置,向注氮管内充入高压、液态氮气,液态氮气通过通孔渗透到注氮管周围的软土土体内;
4)经过一定时间后,注氮管周围的软土土体在液态氮气的作用下快速冷冻固结:一方面,液态氮气将注氮管周围的软土土体冻结为刚性结构体,另一方面,液态氮气将注氮管和注氮管周围的软土土体冻结为一体,注氮管和注氮管周围的软土土体即形成具有高承载力的冻土桩;
5)关闭并拆除氮气充注装置,采用密封手段将内孔上端封闭;
6)在相邻两根注氮管之间设置承载梁,承载梁两端分别与两根注氮管的上端固定连接,然后在承载梁上铺设承载板,应急通行通道搭建完成。
采用前述方案后,当遇到需要在软土地基区域进行应急通行的情况时,即可在短时间内,在软土地基区域快速开辟出一条临时应急通道,大幅提高通行效率,同时,本发明还具备成本低廉、施工简单的优点,注氮管、承载梁和承载板均可人工设置,无需大型设备支持,利于野外作业。
基于前述的方案,本发明还提出了如下的铺设注氮管的优选方案:所述多根注氮管按梅花桩形式铺设于规划出的路径上。按梅花桩形式铺设结构体是土木工程中的常用手段,将其结合到本发明,可有效提高注氮管和注氮管周围的固结软土土体的承载力。
另外,本发明还提出了如下的优选注氮管间隔参数:相邻两根注氮管之间间隔30cm。
进一步地,所述注氮管直径为8~11cm。
进一步地,为了便于铺设注氮管,本发明还将注氮管下端设置为锥形结构,使其更容易插入软土土体内。
本发明的有益技术效果是:适合于野外软土地基区域的应急通行,施工时间短,施工简单、成本低廉,可供大型车辆应急通行。
附图说明
图1、冻土桩分布示意图;
图2、冻土桩分布断面示意图;
图3、注氮管结构示意图;
图4、下端为锥形的注氮管结构示意图;
图5、本发明的应急通行通道断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在软土地基上快速搭建应急通行通道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对软土地基区域进行实地勘测,确定需要搭建应急通行通道的位置并规划出应急通行通道的路径;
2)沿规划出的路径均匀铺设多根注氮管:所述注氮管为柱状的刚性结构体,注氮管中部设置有沿注氮管轴向延伸的内孔1,内孔1下端封闭,内孔1上端与氮气充注装置连通;注氮管中部的管壁上设置有多个贯穿管壁的通孔3;将注氮管垂向地设置在规划出的路径上,多根注氮管均匀分布,且注氮管上的通孔3全部没入软土地基的土体内;
3)启动氮气充注装置,向注氮管内充入高压、液态氮气,液态氮气通过通孔3渗透到注氮管周围的软土土体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绍文;高建国;林辉进;林少华;廖日辉;唐兰;陈洪凯,未经陈绍文;高建国;林辉进;林少华;廖日辉;唐兰;陈洪凯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5814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分词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生产二-(2-羟基异丙基)苯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