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汽车车轮前束测量仪有效
申请号: | 201210458223.3 | 申请日: | 2012-11-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6726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13 |
发明(设计)人: | 刘蕾;杨连华;鲍轶钰;韩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巨一自动化装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B11/02 | 分类号: | G01B11/02 |
代理公司: | 安徽省合肥新安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4101 | 代理人: | 何梅生 |
地址: | 230051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车轮 测量仪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车轮前束测量仪,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以激光投射在带有数值的刻度板上,来读取数值的车轮前束测量仪。
背景技术
前轮前束是指车身前进方向与前轮平面之间的夹角,也用两前轮的前端面与后端面的距离差来表征。一般采用在两前轮轮毂上各安装一个固定块,再用一根有刻度的细杆测量两固定块在前轴前方时的距离A和测量两固定块转动180度后(前轴后方)的距离B,计算A和B差值即可。
现有技术中的车轮前束测量仪,无论是采用红外线、激光还是纯机械的前束测量仪,在装夹时存在共同缺点:采用普通螺母,将前束测量仪紧固在汽车前轮螺栓上,安装时,需要较长时间且要借用别的拧紧工具,尤其当使用的螺母为非球面螺母时,紧固后的前束测量仪很难被安装到正确的位置,以致最终的测量不准确,不能用在要求精确测量的实际生产中。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避免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装夹方便、能快速准确获得测量数值的汽车车轮前束测量仪,
本发明为解决技术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汽车车轮前束测量仪的结构特点是设置:
一测量单元,在所述测量单元中,激光发生器固定设置在底板上,在所述底板的两端分别设置前端支架和尾部圆管支架,数值刻度板安装在所述前端支架和尾部圆管支架上,所述数值刻度板的刻度所在平面是与所述激光发生器的中心线垂直,并且刻度所在平面的朝向与所述激光发生器的激光出射方向相同;在所述圆管支架上沿着与数值刻度板的平面平行的圆管支架轴线方向上设置圆管,为所述激光发生器提供工作电源的干电池置于所述圆管中,电源开关设置在圆管的尾部;
一安装架,是以呈倒置“U”形的安装板为基板,所述安装板以其底部开口端通过夹紧支座紧固在圆管上,在所述安装板的顶部中央设置一半圆弧槽,位于所述半圆弧槽的两侧是对称设置的一对安装孔;所述半圆弧槽及一对安装孔的中心按被测车轮相邻的三只车轮螺栓中心位置布置;在所述安装孔上固定设置螺母锁紧座,在所述螺母锁紧座中设置锁紧螺母,所述锁紧螺母与车轮螺栓可以螺纹连接,在所述锁紧螺母上设置一旋转手柄。
本发明汽车车轮前束测量仪的结构特点也在于:在所述螺母锁紧座中设置内套管,所述内套管分段设置为前段定位套和位于前段定位套和锁紧螺母之间的导向压紧套,所述前段定位套与导向压紧套之间以锥面配合。
与已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有益效果体现在:
1、本发明结构简单、装夹方便、便于使用;
2、本发明定位准确、测量过程快速简捷,尤其适合实际生产运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安装架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中测量单元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测量原理示意图;
图中标号:1前端支架,1a底板,2弹性衬套,3激光发生器安装套,4圆管支架,4a圆管,5数值刻度板,6夹紧支座,7安装板, 7a半圆弧槽,8电导线衬套,9电池绝缘衬套,10前段定位孔套,11导向压紧套,12锁紧螺母座,13锁紧螺母,14旋转手柄,15激光发生器,16电源导线,17镍镉电极,18电源开关,19干电池, 20水平仪,21车轮螺栓,22轮毂,23车桥总成。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施例中汽车车轮前束测量仪的结构设置包括测量单元和安装架,其中:
如图1和图2所示,测量单元中,激光发生器15通过激光发生器安装套3固定设置在底板1a上,在激光发生器15与激光发生器安装套3的之间设置弹性衬套2,以使激光发生器15得到准确定位;在底板1a的两端分别设置前端支架1和尾部圆管支架4,数值刻度板5安装在前端支架1和尾部圆管支架4上,数值刻度板5的刻度所在平面是与激光发生器15的中心线垂直,并且刻度所在平面的朝向与激光发生器15的激光出射方向相同;在圆管支架4上沿着与数值刻度板5的平面平行的圆管支架轴线方向上设置圆管4a,为激光发生器15提供工作电源的干电池19置于圆管4a中,电源开关18设置在圆管4a的尾部;图中所示圆管4a中的电导线衬套8、电池绝缘衬套9、电源导线16、镍镉电极17是为实现激光发生器15的电源通断以及保证圆管4a内部各构件之间的牢固定位的常规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巨一自动化装备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巨一自动化装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5822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