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酰亚胺化合物盐酸盐的制备方法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210458611.1 申请日: 2012-11-15
公开(公告)号: CN102911170A 公开(公告)日: 2013-02-06
发明(设计)人: 吴为忠 申请(专利权)人: 苏州第壹制药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C07D417/12 分类号: C07D417/12
代理公司: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代理人: 董建林
地址: 215021 江苏省*** 国省代码: 江苏;3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亚胺 化合物 盐酸 制备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式II酰亚胺化合物盐酸盐及其对映体的制备方法,属于医药化工领域。

背景技术

上述式II酰亚胺化合物盐酸盐,为一种新型抗精神病药物活性成分,目前,可通过下述方法生产:(1)用氯化氢的异丙醇溶液在丙酮中处理式I游离式酰亚胺化合物,再结晶得到产物;(2)用1.8%~5%的盐酸水溶液在丙酮中处理式I游离式酰亚胺化合物,再结晶得到产物;

但是,上述方法(1),从所用试剂的有效性、操作处理及成本等方面来看,在工业生产上都不具有优势;方法(2)虽具有一定优势,但也存在溶剂用量体积大,收率较低,结晶不好过滤等缺点。

发明内容

目的: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酰亚胺化合物盐酸盐的制备方法,可以在温和简单的反应条件下进行,成本低,得到产品的质量高、收率高。

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酰亚胺化合物盐酸盐或其对映体的制备方法,所述酰亚胺化合物盐酸盐或其对映体的化学结构式为式II所示

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亲水性溶剂和对式I化合物易溶溶剂的混合溶剂中,利用盐酸水溶液处理式I化合物或其对映体,再结晶所得产物。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亲水性溶剂为酮类溶剂。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亲水性溶剂为丙酮。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对式I化合物易溶溶剂为卤代烷类、酯类及醚类溶剂中的一种或几种。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对式I化合物易溶溶剂为二氯甲烷、乙酸乙酯、四氢呋喃中的一种或几种。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亲水性溶剂和对式I化合物易溶溶剂的混合比例为9:1~1:9。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亲水性溶剂和对式I化合物易溶溶剂的混合比例为9:1~5:5。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混合溶剂的用量为式I化合物重量的3~20倍。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盐酸水溶液的浓度为15%~36%,盐酸水溶液中氯化氢当量为式I化合物当量的1~1.3倍。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盐酸水溶液的浓度为30%~36%,盐酸水溶液中氯化氢当量为式I化合物当量的1~1.3倍。

亲水性溶剂包括:如酮类溶剂、醚类溶剂、醇类溶剂,优选为酮类溶剂。

酮类溶剂包括:如含不多于6个碳原子的二烷基酮类,最优选为丙酮。

醚类溶剂包括:如含不多于6个碳原子的环醚类,最优选为四氢呋喃。

醇类溶剂包括:如含不多于6个碳原子的醇类,最优选为异丙醇。

对式I化合物易溶溶剂包括:如卤代烷烃类溶剂,酯类溶剂及醚类溶剂。

卤代烷烃类溶剂包括:如含不多于6个碳原子的单卤代或多卤代烷烃类溶剂,最优选为二氯甲烷。

酯类溶剂包括:如含不多于6个碳原子的酯类溶剂,最优选为乙酸乙酯。

醚类溶剂包括:如含不多于6个碳原子的环醚类,最优选为四氢呋喃。

混合溶剂的用量通常为式I化合物重量的3~50倍,优选为式I化合物重量的3~20倍,更优选为为式I化合物重量的5~10倍。

混合溶剂中亲水性溶剂与对式I化合物易溶溶剂的比例为0:50~50:0,优选为9:1~1:9,更优选为9:1~5:5。

将式I化合物溶解于混合溶剂中温度通常为0℃至回流温度的范围,除醚类溶剂之外的溶剂,最优选温度为回流温度。

盐酸水溶液中氯化氢的浓度通常为15%~36%,考虑产品的质量,收率,及后处理操作的简便性,最优选为30~36%的盐酸水溶液。

盐酸水溶液中氯化氢当量为式I化合物当量的1~1.3倍。

在混合溶液中用盐酸水溶液处理式I化合物,以及结晶所得产物时所采用的温度无需特别指定,这些方法既可以在冷却条件下进行也可以在加热条件下进行,反应温度为回流温度。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作为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可以知道,同样由该制备方法,可以制得式II化合物对映体。

有益效果:本发明提供的酰亚胺化合物盐酸盐的制备方法,通过使用混合溶剂及盐酸水溶液,使得工业上生产酰亚胺化合物盐酸盐具有优良的安全性,操作性,生产设备的利用率且收率较高、生产成本低廉,使产品更具有市场竞争力。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具体说明,但本发明不受其限制:

实施例1:一种酰亚胺化合物盐酸盐的制备方法,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第壹制药有限公司,未经苏州第壹制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5861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