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捞矛水力推进器有效
申请号: | 201210459827.X | 申请日: | 2012-1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5391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06 |
发明(设计)人: | 张彦龙;田军;徐志俊;侯围琪;许登程;王世永;王小雷;穆铁奎;王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集团西部钻探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3B13/00 | 分类号: | F03B13/00;E21B31/20 |
代理公司: | 乌鲁木齐合纵专利商标事务所 65105 | 代理人: | 汤建武;周星莹 |
地址: | 834000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克拉玛依*** | 国省代码: | 新疆;6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力 推进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捞矛推进装置技术领域,是一种捞矛水力推进器。
背景技术
在石油工业油气井工程中,经常遇到用捞矛打捞井下工具的作业;即将打捞矛输送至井下,将落入井下的工具打捞出井的作业;在输送打捞矛时,一般采用钢丝绳输送或钻杆、油管和抽油管输送打捞矛的方式;通过钢丝绳输送打捞矛,捞矛在其自重作用下下行至预定位置;如遇到井筒内流体粘度较高或带压作业负压差较大以及定向井、水平井中打捞目标物时,打捞矛无法在自重作用下顺利到达预定打捞点,无法实现打捞井下工具的目的,适用性差;而通过钻杆、油管和抽油管输送打捞矛,动用设备量大,工期长、成本高;先压井后打捞的作业对油层二次伤害,实用性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捞矛水力推进器,克服了上述现有技术之不足,其能有效解决采用钢丝绳输送打捞矛时,在遇到井筒内流体粘度较高或负压差较大的情况下,无法实现打捞,适用性差;以及采用钻杆、油管和抽油管输送打捞矛时,动用设备量大,工期长、成本高,实用性差的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的:一种捞矛水力推进器,包括上本体和下本体;在上本体的下端固定安装有下本体,在上本体的下部内和下本体的上部内分别有相互对应的过液凹槽并形成过液空腔;在上本体上有与过液空腔相通的进液孔;在下本体上圆周分布有至少三个与过液空腔底部相通的喷液通孔,喷液通孔呈外高内低的倾斜状。
下面是对上述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或/和改进:
上述上本体可包括上盖帽和变径套筒;变径套筒的外部呈上宽下窄的倒锥形;在变径套筒的上端有环形的外螺纹上凸台,在变径套筒上端通过螺纹固定安装有上盖帽;在下本体的上部有与变径套筒内部相对应的过液凹槽,过液凹槽与变径套筒的内部形成过液空腔;在上盖帽上有与过液空腔相通的进液孔。
上述变径套筒的内部可呈上宽下窄的阶梯状。
上述上盖帽的上端中部可有环形的螺纹连接凹槽,在螺纹连接凹槽内通过螺纹固定安装有吊耳,在吊耳的上部有连接通孔;在吊耳外侧的上盖帽上有与过液空腔相通的进液孔。
上述下本体的下部可有用于与打捞矛连接的内螺纹安装凹槽。
上述过液空腔的底部可呈凹弧形。
上述变径套筒的下端可有环形的外螺纹下凸台,与外螺纹下凸台对应的下本体的上端有连接凹槽,外螺纹下凸台通过螺纹固定安装在连接凹槽内。
本发明结构合理而紧凑,使用方便;将本发明安装在打捞矛上部,通过向进液孔内注入液体,液体经过液空腔,从喷液通孔喷出;液体喷出时,使本发明有向下的推力,并带动打捞矛能够快速、顺畅达到打捞点;可在井筒内流体粘度较高或负压差较大等井况使用,适用性强;采用钢丝绳输送,辅助设备少,劳动强度底、打捞效率高,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发明最佳实施例的主视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的编码分别为:1为下本体,2为过液空腔,3为进液孔,4为喷液通孔,5为变径套筒,6为外螺纹上凸台,7为上盖帽,8为吊耳,9为连接通孔,10为内螺纹安装凹槽,11为外螺纹下凸台。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不受下述实施例的限制,可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与实际情况来确定具体的实施方式。
在本发明中,为了便于描述,各部件的相对位置关系的描述均是根据说明书附图1的布图方式来进行描述的,如:上、下、左、右等的位置关系是依据说明书附图1的布图方向来确定的。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如附图1所示,该捞矛水力推进器包括上本体和下本体1;在上本体的下端固定安装有下本体1,在上本体的下部内和下本体1的上部内分别有相互对应的过液凹槽并形成过液空腔2;在上本体上有与过液空腔2相通的进液孔3;在下本体1上圆周分布有至少三个与过液空腔2底部相通的喷液通孔4,喷液通孔4呈外高内低的倾斜状。首先将打捞矛安装在下本体1底部,再将本发明通过钢丝绳下入井下,通过向进液孔3注入液体,液体经过液空腔2从喷液通孔4喷出;由于喷液通孔4呈外高内低的倾斜状,液体喷出后,本发明受到反作用力作用下行,推动打捞矛快速、顺畅地到达预定打捞点;可便于在井筒内流体粘度较高或负压差较大的井况下使用,适用性强;同时采用辅助设备少,劳动强度底、打捞效率高,实用性强。
可根据实际需要,对上述捞矛水力推进器作进一步优化或/和改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集团西部钻探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集团西部钻探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5982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车用水管合金材料及制备方法
- 下一篇:纤维传送激光光学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