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全室外数字微波传输设备独立和委托管理通道的实现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10460122.X | 申请日: | 2012-1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12684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22 |
发明(设计)人: | 李亚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12/24 | 分类号: | H04L12/24 |
代理公司: | 北京元本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11308 | 代理人: | 秦力军 |
地址: | 518057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室外 数字 微波 传输 设备 独立 委托 管理 通道 实现 方法 装置 | ||
1.一种全室外数字微波传输设备独立和委托管理通道的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数字微波传输设备的网络处理器NP与CPU之间分别建立独立网管数据通道和第二委托管理数据通道;
在IP传输设备的CPU与交换芯片之间建立第一委托管理数据通道;
在IP传输设备和数字微波传输设备之间协商建立一个委托管理通道;
利用所述的独立网管数据通道传输在独立工作模式下网络设备管理系统对数字微波传输设备的网管访问数据;
利用委托管理通道传输在委托管理模式下IP传输设备对数字微波传输设备的管理控制数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数字微波传输设备工作于不同的使用场景,在末端接入站点,全室外数字微波传输设备与基站直接连接,使用独立的工作模式,由网络设备管理系统通过独立网管数据通道直接管理数字微波传输设备;
在中继站点或者汇聚站点,全室外数字微波传输设备与IP传输设备组合使用,通过委托管理通道来完成对数字微波传输设备的管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在数字微波传输设备中的CPU以太网控制端口配置所分配的网管IP地址和网管VLAN,建立数字微波传输设备的网络处理器NP与CPU之间的独立网管数据通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在数字微波传输设备中的CPU以太网控制端口配置私有IP地址和私有控制VLAN,建立数字微波传输设备的NP与CPU之间的第二委托管理数据通道。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在IP传输设备交换单元的CPU以太网控制端口配置私有IP地址和私有控制VLAN,建立IP传输设备交换单元CPU与交换芯片之间的第一委托管理数据通道。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通过在所述NP对应于所述交换芯片的以太网端口配置访问控制列表ACL和所述私有控制VLAN,使所述NP对来自IP传输设备委托管理报文特征进行匹配,由此识别委托管理报文,并将所识别的委托管理报文转发给数字微波传输设备CPU;以及
通过在所述NP对应于数字微波传输设备CPU的以太网端口配置访问控制列表ACL和所述私有控制VLAN,使所述NP对来自数字微波传输设备CPU的委托管理报文特征进行匹配,由此识别委托管理报文,并将所识别的委托管理报文转发给IP传输设备。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通过在所述交换芯片对应于所述NP的以太网端口配置访问控制列表ACL和所述私有控制VLAN,对来自数字微波传输设备的委托管理报文特征进行匹配,由此识别委托管理报文,并将所识别的委托管理报文转发给IP传输设备CPU;以及
通过在所述交换芯片对应于IP传输设备CPU的以太网端口配置访问控制列表ACL和所述私有控制VLAN,对来自IP传输设备CPU的委托管理报文特征进行匹配,由此识别委托管理报文,并将所识别的委托管理报文转发给数字微波传输设备。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数字微波传输设备和IP传输设备之间建立的委托管理通道是通过嗅探数字微波传输设备工作模式和数字微波传输设备工作模式切换到委托工作模式两个过程来实现;
数字微波传输设备和IP传输设备在委托管理通道建链成功后,进行委托管理通道的链路保活处理。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嗅探数字微波传输设备工作模式的如下步骤:
IP传输设备主动给数字微波传输设备下发工作模式查询报文;
数字微波传输设备收到工作模式查询报文后,把当前用户配置的工作模式值通过应答报文形式反馈给IP传输设备。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把数字微波传输设备工作模式切换到委托工作模式的如下步骤:
IP传输设备给独立工作的数字微波传输设备下发工作模式切换报文;
独立工作的数字微波传输设备响应所述工作模式切换报文,使用IP传输设备分配给它的私有IP地址更新其CPU以太网控制端口的私有IP地址,从而建立到数字微波传输设备的委托管理通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60122.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自补功能的高分子热熔胶及其制造方法
- 下一篇:均流装置、方法及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