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改进结构的层门开启保护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10460380.8 | 申请日: | 2012-11-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03389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21 |
发明(设计)人: | 邓浩斌;霍俊超;许鹏;郭奕珉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立电梯(中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B13/16 | 分类号: | B66B13/16 |
代理公司: | 广州新诺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100 | 代理人: | 罗毅萍;李国钊 |
地址: | 51143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改进 结构 开启 保护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层门开启保护装置,属于电梯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为特殊操作人员提供安全保障的改进结构的层门开启保护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常见的电梯产品在维修使用过程中,维修人员或电梯管理人员在日常使用维护过程中通常会采用电梯标准配置的三角钥匙,拧开安装在层门上部的三角锁,打开电梯层门,以便进行进入底坑、观察井道内部动向、进入轿厢开启电梯、进入轿顶进行测量检查维护等一系列操作。
电梯的轿门打板式层门开启保护装置,其主要功能是为了保证当电梯运行中遇到特殊情况,需要工作人员从层站打开层门时,层门不能被一次性完全开启,以确保工作人员的安全。当电梯在工作过程中由于停电或者故障停止运行导致乘客被困,或电梯需要维修保养时,工作人员需要从层站打开层门进行相应的工作。在这种情况下,工作人员由于疏忽或安全意识的不足,极有可能导致工作人员掉落进井道之中,造成严重的安全事故。因此,设计一种层门开启保护装置,能保证电梯在非平层区域时,层门不能一次性完全开启,从而保护工作人员的安全,具有重大的意义。
现已技术中,一般的层门开启保护装置是通过轿厢到达平层区时,利用轿厢打板与层门滚轮相接处而使层门档杆动作,然后使层门正常开启。此方法在电梯运行过程中,轿厢打板与每一层的滚轮均有碰撞、摩擦和噪音,因而会影响装置的寿命,降低装置的可靠性和电梯乘坐的舒适性,并且结构的设计使安装复杂、困难,操作不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点与不足,提供一种改进结构的层门开启保护装置,该层门开启保护装置整体结构简单、无工作噪音、低磨损率、低成本、操作方便且安全实用可靠。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按照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改进结构的层门开启保护装置,包括有层门限位部件,所述层门限位部件包括有旋摆锁块、及与旋摆锁块卡接干涉配合的限位件,所述旋摆锁块的运动轨迹平面与水平面平行或形成锐角夹角,其沿旋摆轴心向两外侧延伸设置有钩锁摆臂和驱动摆臂,所述限位件与层门导轨架固定连接且垂直向下。
进一步,所述旋摆锁块与一垂直设置于层门门吊板的连接座活动连接,其钩锁摆臂的尾端设置有与限位件卡接干涉配合的卡钩,中部通过第一复位弹簧与连接座连接配合,驱动摆臂的尾端设置有滚轮。
进一步,所述保护装置还包括有轿门驱动部件,所述轿门驱动部件设置有一与轿门导轨架固定连接的驱动打板,该驱动打板与旋摆锁块的驱动摆臂间歇式顶抵接触,其截面呈梯形结构。
进一步,所述钩锁摆臂的卡钩在层门关闭状态时与限位件之间的距离大于驱动摆臂的滚轮与驱动打板边端之间的距离。
进一步,所述保护装置还包括有层门驱动部件,所述层门驱动部件包括有驱动杆、手柄及转动块,其中,驱动杆的上端与旋摆锁块斜交连接,下端与转动块刚性连接,中部通过第二复位弹簧与层门板连接配合,手柄的上端与转动块刚性连接,转动块通过一连接件再与层门板活动连接,驱动杆、转动块及手柄形成一驱动杠杆结构。
进一步,所述旋摆锁块钩锁摆臂的卡钩外沿为光滑曲面。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为:
1、整体结构简单,体积小,安装方便,通用性强,可在现有无层门保护装置的层门上直接安装;
2、采用非接触式结构,无摩擦、无噪音、磨损率低,提高电梯运行舒适度;
3、操作方便,动作灵敏,安全性能强,减少操作人员意外跌入井道的可能性,保障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
为了能更清晰的理解本发明,以下将结合附图说明阐述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在平层区正常开启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层门限位部件复位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在非平层区开启保护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层门关闭复位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本发明所述改进结构的层门开启保护装置,包括有层门限位部件1、层门驱动部件2及轿门驱动部件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立电梯(中国)有限公司,未经日立电梯(中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6038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管状体包覆部件的制造方法
- 下一篇:一种多金属氧酸盐及其制备和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