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箱型钢骨斜柱模板安装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461482.1 | 申请日: | 2012-1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2653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13 |
发明(设计)人: | 方思忠;何震华;侯海涛;赵华;戈祥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13/02 | 分类号: | E04G13/02 |
代理公司: | 上海唯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29 | 代理人: | 曾耀先 |
地址: | 200135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型钢 骨斜柱 模板 安装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关于一种模板安装方法,尤其是指一种箱型钢骨斜柱模板安装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城市人口激增,各区、市政府为满足当地人民文化生活需求,大量文化体育建筑等被建设开来。同时为能体现当地人文、追求,这种标志系建筑也越来越多样化,这也为施工技能提出更高的挑战。为满足建筑体型需要,及结构上抗扭、抗压、抗剪等受力需求,又逐渐出现了箱型钢骨斜柱。在大型公共建筑中箱型钢骨斜柱常具备高度大,截面尺寸宽等特点。对这种斜柱模板安装通常通常会产生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不一、模板滑落、柱轴线方向模板翘曲、柱截面方向发生变形、柱脚模板失稳至柱空间位置偏差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箱型钢骨斜柱模板安装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对所述钢骨的钢筋笼进行钢筋绑扎;
2)对所述斜柱的柱脚、柱身模板放样,在所述钢骨处放出变截面线;
3)在所述变截面处焊接模板支撑;
4)拼装模板并且加固,使用双槽钢作为模板加固主楞;
5)对所述模板搭设支撑架。
进一步的,对所述钢骨的钢筋笼进行钢筋绑扎时,沿所述钢骨每隔2m在所述斜柱的锐角边焊接2根固定钢筋来固定钢筋笼。
进一步的,对所述钢骨的钢筋笼进行钢筋绑扎后,在所述钢骨底部的斜柱阴面每隔两米设置一道,每道焊接两架三角支架来固定钢筋笼位置。
进一步的,在所述柱脚模板变截面面板拼接处的一边用砂轮磨出9°斜角。
进一步的,在所述变截面处焊接模板支撑时,在所述支撑下方加焊钢筋作为斜撑。
进一步的,拼装模板时在模板的拼缝处加海绵条,海绵条粘贴时紧靠模板内边,并与内边平齐。
进一步的,对所述钢骨的钢筋施加保护层,选用水泥垫块来固定钢筋保护层厚度,并在水泥垫块中埋入扎丝,水泥垫块的纵向间隔为1.5m。
进一步的,待模板封装完毕后通过满堂架对所述斜柱进行回顶。
本发明的箱型钢骨斜柱模板安装方法的有益效果是:
1)使用双槽钢作为模板加固主楞,可有效避免在斜柱柱身焊锚栓及后期的截断,混凝土表面修补。
2)在柱变截面处焊接钢筋支撑承受柱身模板压力,减小柱脚模板受压失稳的可能性,并且避免柱脚、柱身模板反复调节位置工序的可能性。
3)通过满堂架对柱回顶,可有效减小斜柱空间变形的可能性。
4)制作水泥垫块时埋入扎丝,扎丝垫块可以自行固定在斜柱钢筋笼上,有效保证后期混凝土浇筑质量,较小平整度,露筋出现概率。
5)钢筋笼在斜柱中容易发生变形,为保证钢筋笼整体空间位置准确,在箱型钢骨底部焊接三角锚固支架。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箱型钢骨斜柱模板安装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箱型钢骨斜柱模板安装方法的斜柱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箱型钢骨斜柱模板安装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箱型钢骨斜柱模板安装方法的施工难点有如下:
1)斜柱模板支撑要求轴线尺寸准确,截面尺寸偏差不能超过1mm,由于柱有倾斜,所以还应控制斜度偏差,通过量取高度与水平长度求反正切值确定,在实际施工中还应在柱身多设几个控制点确保整体尺寸,空间位置准确。
2)斜度偏差,箱型钢骨斜柱对斜度控制非常严格,柱脚,柱头有一处平面位置发生变化都会造成斜度的偏差。但柱脚为变截面,模板安装时,变截面位置极易发生模板失稳变形。因此如何加固好柱脚模板是控制斜度变形的关键。
3)错台、柱横纵向平整度,模板任何一处加固不好都会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发生变形,由于柱子截面尺寸大,和高度大的特点,因此,如何设计模板加固体系大楞和小楞的加固方式是控制错台、柱横纵向的重要措施。
4)蜂窝,由于斜柱钢筋密度大,钢骨与模板间距小的特点,为了减小混凝土振捣的要求,施工中使用了细石自密实混凝土。但,细石自密实混凝土塌落度大,根据混凝土侧压力公式:第五项系数可知侧压力的大小和塌落度成正比关系,此外,细石自密实混凝土本身砂浆含量多,综合此两项因素,在模板拼缝处出现漏浆的几率远远大于普通柱漏浆的可能性。故,如何加固拼缝,降低拼缝宽度是保证不因漏浆产生蜂窝的保证措施。
5)保护层厚度不一,由于斜柱施工不同于梁和柱,模板本身会发生变形至柱身处一侧保护层厚度大,另一侧小,因此如何固定保护层厚度对结构耐久性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6148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源极驱动装置和平面显示器
- 下一篇:刀粒研磨夹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