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常规锅炉局部富氧燃烧改造后二次风量曲线的修正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210461573.5 | 申请日: | 2012-1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2756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13 |
发明(设计)人: | 曾光;黄润泽;张戟;魏来;赵志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东北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辽宁东科电力有限公司;国家电网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C10/28 | 分类号: | F23C10/28;F23L7/00 |
代理公司: | 辽宁沈阳国兴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21100 | 代理人: | 何学军 |
地址: | 110006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常规 锅炉 局部 燃烧 改造 二次 风量 曲线 修正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常规锅炉局部富氧燃烧改造后二次风量曲线的修正方法,尤其涉及到一种常规循环流化床锅炉二次风局部富氧燃烧技术改造后富氧二次风流量负荷曲线的修正方法,属于电站锅炉燃烧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CO2的排放是产生“温室效应”的罪魁祸首,目前我国是世界上第二大CO2排放国,预测我国的CO2排放总量可能在2020年前超过美国而成为CO2排放头号大国。在锅炉燃煤时产生的烟气中含有的温室气体CO2浓度比较低,在较低的压力下,以N2为主的烟气中分离出CO2的难度很大,导致分离设备复杂,成本较高。
O2/CO2燃烧技术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即用空气分离获得的高浓度氧气和一部分锅炉尾部的再循环烟气混合,得到的混合气代替空气作为燃料燃烧时的氧化剂,通过多次的循环来提高锅炉尾部烟气中的CO2浓度以便于回收。富氧燃烧技术会大大降低分离回收CO2的成本,还可以降低常规燃烧时空气中N2造成的排烟热损失及生成的氮氧化物。
美国阿贡国家实验室(ANL)的研究证明,只需将常规锅炉进行适当的改造,就可以采用富氧燃烧技术。循环流化床锅炉富氧燃烧技术可分为全部富氧燃烧和部分富氧燃烧两种,若采用全部富氧燃烧就需要循环流化床锅炉在设计上做很大的改动,全部富氧燃烧对锅炉的传热、脱硫及烟道系统等会产生根本性的影响,而部分富氧燃烧则相对改动较少,尤其对于二次风局部富氧助燃改造在工业应用上更方便实现。若常规循环流化床锅炉二次风进行局部富氧燃烧改造之后,二次风的含氧浓度提高后,燃用的煤样不变,需要的二次送风量将相应 减少,烟气系统随之变化,如锅炉的烟气排放量会减少,烟气密度会升高等,最重要的是不同锅炉负荷的给煤量对应的二次风量将改变,这就会影响到改造之后锅炉的燃烧配风,造成机组在协调状态下自动升降负荷时参数的缺失,所以常规循环流化床锅炉二次风局部富氧燃烧改造之后,二次风量的负荷曲线需要重新的进行修正。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常规锅炉局部富氧燃烧改造后二次风量曲线的修正方法。具体是常规循环流化床锅炉二次风富氧燃烧技术改造之后的二次风流量负荷曲线的修正方法,解决了二次风富氧燃烧技术改造之后的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燃烧配风及机组在协调状态下自动升降负荷时参数缺失的问题。
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常规循环流化床锅炉进行二次风富氧燃烧技术改造之后,锅炉的一次风及高压流化风仍为常规空气,保持锅炉省煤器出口的烟气含氧量仍与二次风常规空气燃烧时相同(波动在3~7%之间)。首先选定改造之后运行的富氧二次风含氧浓度数值,目前为保证改造之后炉膛温度的安全,控制含氧浓度在25%~30%之间。根据锅炉燃用相同煤质时所需的氧气量一定,再结合原始设计煤样时的二次风流量负荷曲线,进行不同负荷典型工况时需要的常规空气二次风流量与富氧二次风流量的换算,得到不同负荷典型工况时富氧二次风流量的参数表,最后通过不同负荷典型工况时富氧二次风流量参数表得到新的富氧二次风流量负荷修正曲线,确保局部富氧燃烧改造之后的循环流化床锅炉长期稳定的运行。
所述的常规循环流化床锅炉进行二次风富氧燃烧技术改造之后,锅炉的一次风及高压流化风仍为常规空气,与改造之前相比,二次风10流量负荷曲线均 起始于最低稳燃负荷30%至最大负荷102%,燃用相同的煤样11,省煤器出口的烟气含氧量4负荷曲线相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东北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辽宁东科电力有限公司;国家电网公司,未经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东北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辽宁东科电力有限公司;国家电网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6157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熔炼炉用底装式电永磁搅拌器
- 下一篇:真空炉水冷电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