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煤矿顶板裂隙形态及其演化过程的精密搜索观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461825.4 | 申请日: | 2012-11-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4490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27 |
发明(设计)人: | 宁建国;吴笛;谭云亮;刘学生;马鹏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V11/00 | 分类号: | G01V1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590 山东省青岛经***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煤矿 顶板 裂隙 形态 及其 演化 过程 精密 搜索 观测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煤矿顶板裂隙形态及其演化过程的观测技术,具体涉及综合使用地质钻机、岩层观测记录仪、双端堵水器和多点位移计的搜索式观测方法。
背景技术
通常情况下,矿井采煤工作面开采或巷道开挖后,工作面或巷道顶板部分岩层内会形成离层及破裂,了解顶板岩层裂隙形态及其演化过程,是确定工作面及巷道合理支护参数的重要依据。对于在建筑物、铁路(公路)、水下采煤工作面,了解顶板岩层裂隙形态及其演化过程,是确定工作面合理开采参数的依据,也是顶板离层注浆减沉和地表下沉控制技术应用的基础,同时对承压水下煤层疏水安全开采等也具有重要作用。
目前,煤矿井下常用各类双端堵水器、岩层观测记录仪等对采空区顶板裂隙情况进行观测,简单地使用这些仪器进行钻孔观测,将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最重要的是难以找到具体的破裂或离层区域进行针对性观测,得到顶板裂隙的形态及其演化过程。
为此,发明人承担了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深部及中小煤矿灾害防治关键技术究与示范”(编号:2012BAK04B00),本发明是该项目研究内容中的一部分成果。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采空区顶板裂隙观测方法的观测消耗大,观测结果粗略的缺点,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低消耗、结果精确的观测方法,这是一种综合使用地质钻机、岩层观测记录仪、双端堵水器和多点位移计的搜索式观测方法。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观测方法的详细步骤是:
第一步:使用地质钻机进行顶板钻孔。
工作面回采或巷道开挖前,在联络巷或掘进头处设立测站,用地质钻机向顶板钻斜孔,选取合理的钻孔角度以及足够的钻孔深度,以保证钻孔贯通顶板有裂隙的区域。钻孔完成后撤出钻杆,并组装岩层观测记录仪。
第二步:使用岩层观测记录仪搜索表面裂隙区。
利用导杆沿钻孔轴心人工推进彩色摄像探头,同时操作主机进行录像,并逐渐深入钻孔,直至整个钻孔观测完毕;根据录像内容及深度计数器的读数,找到其中裂隙尺寸较大,分布较集中的范围,并从下到上依次标注为第一表面裂隙区、第二表面裂隙区…第M表面裂隙区。观测完成后撤出导杆,同时连接好双端堵水器的输水管路及输气管路。
第三步:使用双端堵水器搜索上述表面裂隙区内的延深裂隙。
开动地质钻机将堵水探杆推入钻孔,直至探杆刚好全部处于第一表面裂隙区;操作堵水操作台,使封孔气压稳定在额定气压P1,完成封孔;操作注水操作台,向探杆内注水,使水压稳定在额定水压P2后,记录1分钟内的水流量数据;记录完成后,排出堵水探杆中的气体和水,开动钻机将探杆向深处推送1米(默认堵水探杆长度为1米);重复上述操作,直至完成该表面裂隙区的观测。开动地质钻机将堵水探杆推至下个表面裂隙区,重复上述操作,直至所有表面裂隙区观测完毕。
上述额定气压P1和额定水压P2由以下方法确定:
P1为使堵水探杆封孔胶囊部分膨胀直径略大于钻孔直径时的气压,可在现场简单测得;
额定水压P2由下式确定:
P2=初始静压+H×sinα×0.1MPa
式中:
初始静压-注水操作台到钻孔底部的静水压力;
α-钻孔的倾角;
H-该次观测时堵水探杆顶端所处的钻孔深度。
设M个表面裂隙区中第i表面裂隙区的斜高为Li米。若Li为整数米,可以得到Li组观测数据Si1,Si2,…,SiLi;若Li非整数米,可以得到[Li]+1组观测数据Si1,Si2,…,Si[[Li],S’i([Li]+1),对S’i([Li]+1)进行如下处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科技大学,未经山东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6182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粉末冶金复合型润滑剂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移动终端及其接听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