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无烟柴油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210462207.1 申请日: 2012-11-15
公开(公告)号: CN103805297B 公开(公告)日: 2017-12-15
发明(设计)人: 王尤崎;李自运;章国明;李志坚;曹凯瑞 申请(专利权)人: 亚申科技研发中心(上海)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C10L1/04 分类号: C10L1/04;C10L1/19;C10L1/14
代理公司: 上海晨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1260 代理人: 卢刚
地址: 201203 上海市*** 国省代码: 上海;3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无烟 柴油 及其 制备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燃料领域,特别涉及燃料领域中柴油技术。

背景技术

柴油是一种重要的液体燃料,广泛应用于各类机动车辆、船舶及工程、矿山和农林机械中。《中国统计年鉴2011》的数据表明,2009年我国柴油消费已达1.38亿吨,占国内三大类成品油(汽油、煤油和柴油)消费总量2.14亿吨的64.4%,柴油已经成为我国消费量最大的成品油。

柴油发动机具有动力大、效率高、功率范围广、安全性高和燃油经济性好等优点。但是柴油发动机运行时会排出大量有害物质,给环境带来严重污染并危害人类健康。与汽油发动机相比,柴油发动机尾气排放中碳氢化合物(HC)和一氧化碳(CO)含量较低,通常仅为汽油发动机的十几分之一;氮氧化物(NOx)排放量与汽油发动机大致相当。但是柴油发动机尾气排放中的颗粒物(PM)排放水平远高于汽油发动机,约为汽油发动机的几十倍至上百倍(参见柴油机排放颗粒物净化技术研究进展,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与设备,2005,Vol.6,No.9,7-11)。根据《中国机动车污染防治年报(2010年度)》的数据,2009年全国机动车辆颗粒物(PM)排放总量为59.0万吨,其中占机动车总量17.7%的柴油机动车(1096万辆)的颗粒物排放量为56.1万吨,占全国机动车辆颗粒物(PM)排放总量的95%。

PM是英文“颗粒物质”的缩写。根据国家环境质量标准,环境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小于等于10微米的颗粒物称为PM10,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可吸入颗粒物”;环境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小于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称作PM2.5,属于可吸入颗粒物中的细颗粒。

可吸入颗粒物(PM10)已经成为城市空气的主要污染物。根据2006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2006年监测的559个城市中(地级及以上城市322个,县级城市237个),空气质量未达到二级标准的城市210个(占37.6%),主要污染物为可吸入颗粒物。而根据2010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仍有15%的地级及以上城市可吸入颗粒物(PM10)浓度超过国家空气质量二级标准。PM10严重影响人体健康。国外研究发现,PM10短期浓度变化与人群逐日死亡数密切相关(参见Fine particulate air pollution and mortality in 20 U.S.cities,1987-1994,New Eng.J.Med.,2000,343:1742-1749;Short term effects ofambient sulphur dioxide and particulate matter on mortality in 12 European cities:results from the APHEA project,Br.Med.J.,1997,314:1658-1663)。在我国太原、抚顺、北京等地的研究均证实了以上结论(参见中国人为源颗粒物排放现状与趋势分析,环境科学,2009,Vol.30,No.7,1881-1887)。由于PM2.5颗粒更小,可到达细支气管及肺泡,所以PM2.5也被称为可入肺颗粒物。PM2.5在人体内沉积,会使器官产生病变,是对人体危害更严重的可吸入颗粒物(参见空气细颗粒物(PM2.5)及其致病性的研究现状,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2009,437-440)。同时,PM2.5也显著地影响空气质量及大气能见度,是雾霾天气的“元凶”,并且直接或间接地给区域和全球气候带来不良影响(参见我国大气细颗粒物水平、成分、来源及污染特征,环境与健康杂志,2011,Vol.28,No.8,735-738)。

目前,改善柴油发动机颗粒物排放的主要途径包括:柴油发动机改进、颗粒物排放后处理和燃料改善(参见柴油车颗粒物排放控制技术研究,北京汽车,2008,No.2,23-25)。其中,柴油发动机改进包括燃油系统改进(如:高压共轨技术)、进气涡轮增压与中冷技术、多气门技术和废气再循环技术(EGR)等。为有效控制柴油在燃烧过程中产生的颗粒物,常采用几种先进技术的结合使用。但是,这些技术的应用对燃油甚至润滑油品质都有严格要求,而我国现有油品品质往往不能满足要求,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这些先进技术的使用。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亚申科技研发中心(上海)有限公司,未经亚申科技研发中心(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6220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