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保障预制混凝土构件安装精度的方法及其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1210462666.X | 申请日: | 2012-1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1299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06 |
发明(设计)人: | 孟凡林;孟祥瑞;付萍;孟锦 | 申请(专利权)人: | 孟凡林 |
主分类号: | E04G21/18 | 分类号: | E04G21/18 |
代理公司: | 长春市吉利专利事务所 22206 | 代理人: | 张绍严 |
地址: | 130061 吉林省长春***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保障 预制 混凝土 构件 安装 精度 方法 及其 模具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类,具体涉及房屋建筑混凝土结构工程,是一种对现行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方法的改进,特别是涉及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的保障预制混凝土构件安装精度的方法及其模具。
背景技术
目前,高层住宅、公寓等建筑多采用剪力墙(抗震设防区称之为抗震墙)结构。随着住宅产业化的发展,近几年兴起了装配式或装配整体式剪力墙结构。如万科引入了日本的叠合现浇墙技术(《新型装配式结构建造技术》,东南大学,郭正兴,2010年),主要内容是:剪力墙一侧预制兼做模板,另一侧现场支模,然后浇筑混凝土;合肥西伟德的双墙拼装结构体系,是相当于预制了剪力墙的两个面层当做模板;中南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引入澳大利亚的NPC(预制混凝土装配)技术,是采用预制钢筋混凝土墙、柱,预制钢筋混凝土叠合梁、板,通过预埋件,预埋钢筋插孔浆锚连接,钢筋混凝土后浇部分将梁、板、柱等节点连接成整体,形成整体结构体系。以上这些技术,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构件安装前节点要么是座浆(节点强度低)、要么是混凝土灌浆料填充,这样做的弊端是,安装就位后的安装误差不好调节,或是调节起来很繁杂;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构件安装后,在浇筑叠合层混凝土时,没有考虑为下一次的安装预留好精准的安装就位位置,还是常规的混凝土浇筑模式,其安装精度无法保证。
目前在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中,还没有在浇筑叠合层混凝土的时候,为其上部结构构件的安装预置(预制)精准安装工位的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保障预制混凝土构件安装精度的方法及其模具,是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过程中,上步工序为了下步工序的预制混凝土构件安装,预置精准安装工位的方法及其模具,具体方法为:
a、预置安装工位成型模具:在下面一层的后浇混凝土浇筑前,在已经安装的下一楼层预制混凝土结构竖向受力构件和预制混凝土结构叠合式抗弯受力构件安装就位后,利用已经安装了的下层预制混凝土结构竖向受力构件中的竖向钢筋,精准固定为上一楼层预制混凝土结构竖向受力构件预置的安装工位成型模具,若竖向钢筋配筋钢筋刚度不足,可通过在竖向钢筋之间焊接加强的斜交叉钢筋而加强其刚性;
b、在固定好安装工位成型模具后浇筑后浇混凝土,该后浇混凝土的浇筑高度尺寸等于楼层结构顶面标高尺寸;
c、在后浇混凝土的强度满足施工要求时,拆除安装工位成型模具,以致为上层预制后浇混凝土结构的上一楼层预制混凝土结构竖向受力构件预置了精准的安装工位;
d、起始层的安装工位成型方法参照此做法实施,在起始工位的位置浇筑混凝土前为上一楼层预制混凝土结构竖向受力构件预置精准安装工位成型模具;
e、安装工位成型模具依据上层预安装上一楼层预制混凝土结构竖向受力构件底部外轮廓形状及尺寸制作,安装工位成型模具的外轮廓尺寸大于上一楼层预制混凝土结构竖向受力构件外轮廓尺寸,亦即为上层预制混凝土结构竖向受力构件的安装预留安装间隙尺寸;
f、安装工位成型模具的定位,能够在后浇混凝土浇筑后嵌入楼层结构顶面标高下现浇混凝土一定的模具嵌入楼层结构顶面标高下现浇混凝土的深度。
一种保障预制混凝土构件安装精度的模具,其安装工位成型模具,采用复数竖向钢板和复数水平向钢板焊接成与上一楼层预制混凝土结构竖向受力构件相同的轮廓形状;
安装工位成型模具依据上层预安装上一楼层预制混凝土结构竖向受力构件底部外轮廓形状及尺寸制作,安装工位成型模具的外轮廓尺寸要比大于上一楼层预制混凝土结构竖向受力构件外轮廓尺寸,亦即为上层预制混凝土结构竖向受力构件的安装预留安装间隙尺寸;
安装工位成型模具与叠合板连接可采用多种方法:插入交叉钢筋使之固定;采用组合式竖向钢板间的连接、水平向钢板间的连接方式。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1本发明可以极大地提高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安装施工的精度;
2本发明能够减小安装误差,可以显著提高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房屋建造的质量和工效。
附图说明
图1 为本发明的保障预制混凝土构件安装精度的施工节点及其模具示意图。
图2 为本发明的安装工位成型模具的俯视图。
图3 为本发明的附图2的A-A剖面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孟凡林,未经孟凡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6266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