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铅酸蓄电池的折叠式极群无效
申请号: | 201210462770.9 | 申请日: | 2012-1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4598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27 |
发明(设计)人: | 楼志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双登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12 | 分类号: | H01M10/12;H01M4/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5526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蓄电池 折叠式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铅酸蓄电池的折叠式极群,属于铅酸蓄电池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与时代进步,人们对环境问题及能源问题越来越重视,而蓄电池使用环境出现多样化、复杂化的趋势,对电池在可靠性和性能方面提出了新的挑战。
目前现有的铅酸蓄电池极群制作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平板式的极板,通过负极板—隔膜—正极板—隔膜—负极板……隔膜—正极板—隔膜—负极板的组合方式并联组成极群,因为该种极群的极板数量较多,电流的分布性较差,一般经过5个循环充放电以后,极群内部各正极板的二氧化铅(活性物质)含量相差较大,影响了电池的性能。另一种是卷绕式极群,即按照负极板—隔膜—正极板—隔膜的组合通过螺旋形结构卷绕成极群,该类极群对极板的厚度要求很严格,极板厚度要求在1.5mm以下。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铅酸蓄电池极群结构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极群中正极板内部活性物质分布均匀,内部电流分布均匀,并且对极板厚度适用范围广的铅酸蓄电池的折叠式极群。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铅酸蓄电池的折叠式极群,由正极板、负极板和夹在其间的隔膜构成,其改进之处是所述正极板、负极板和隔膜各有一片,按正极板—隔膜—负极板组合后成S形折叠组成极群。
该极群中各折叠层相互贴紧,折叠拐弯处齐平。
本发明提供的折叠式极群,由于正、负极板及隔膜各为一片,活性物质涂覆在同一片板栅上,电池充放电时,内部电流分布均匀,经多次循环后,正极板内部二氧化铅活性物质依然分布均匀,从而有效提高电池性能。而且该极群对极板厚度适用范围广,可制作各种规格的电池。
附图说明
附图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以100Ah极群为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参见附图,正极板1厚度3.1mm,宽度150mm,长度850mm;负极板2厚度为1.8mm,宽度150mm,长度1020mm;隔膜3厚度为1.5mm,宽度160mm,长度为1025mm,按S形折叠后正极为5层,负极为6层,中间由AGM隔膜隔开,构成极群。将极群装配成电池后进行30次快速充放电循环,循环结束后将电池解剖并将正极板展开,测试极板四角及中间点的二氧化铅含量,具体数值如下:
测试数据表明正极板内部二氧化铅分布均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双登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双登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6277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安全刀架
- 下一篇:一种斜轧管轧机出口装置及其出口导向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