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含碳纳米管的碳纤维湿法缠绕用树脂混合物及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462852.3 | 申请日: | 2012-1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2212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29 |
发明(设计)人: | 隋刚;杨小平;张清杰;李晓超;于运花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化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08L63/00 | 分类号: | C08L63/00;C08K9/04;C08K7/00;C08K3/04;C08K5/1515;C08G59/50;B02C17/10;B29B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29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纳米 碳纤维 湿法 缠绕 树脂 混合物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制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T300和T700碳纤维复合材料湿法缠绕成型工艺的树脂基体混合物及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具有高比强度和高比模量的碳纤维复合材料已经广泛应用在航空、航天、能源、交通和体育器材等工业和民用领域。这些复合材料的制造一方面需要各种高性能的增强纤维,例如高强碳纤维,同时也需要与之性能相配的各种高性能基体树脂、固化剂和其他特殊添加剂。
由于环氧树脂具有较高的力学性能、良好的粘接性、耐化学腐蚀性以及固化收缩率低等特点,在先进复合材料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作为一种先进的复合材料成型技术,纤维缠绕成型复合材料工艺是在控制纤维张力和预定线型的条件下,将浸渍树脂胶液的连续纤维粗纱、编织物或纤维预浸带,往复缠绕在相应的芯模或内衬上,然后使其固化制成一定形状制品的方法。除具有一般复合材料制品的特点外,纤维缠绕成型复合材料还具有产品精度高、质量重复性好、原材料浪费少、比强度高等性能优势,可根据产品强度需求进行结构设计。因此,碳纤维缠绕成型复合材料制品被大量应用于压力容器、大型贮罐、高压管道、火箭发动机壳体等国防和民用领域,尤其是湿法缠绕成型工艺易于实施,用途广泛。
随着碳纤维复合材料在商用飞机、航天飞行器、船舶、汽车等领域的广泛应用,对环氧树脂基体的性能,尤其是韧性、强度、模量、界面性能和耐热性能等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前,单纯从改善环氧树脂的韧性、耐热性和界面性能的角度出发,国内外已有较多相关研究报道,包括大量的专利和技术文献。但从现有研究工作的水平和应用效果看,能够实现环氧树脂树脂基体整体性能(包括强度、模量、韧性、热稳定性和界面性能)大幅度提高的研究与应用鲜有报道。
由于湿法缠绕工艺对树脂基体粘度、浸润性和适用期要求很高,常用酸酐固化剂加入到环氧树脂基体当中。但经酸酐固化的环氧树脂基体耐热性较差、模量和断裂延伸率都较低,往往不能有效发挥碳纤维复合材料的高强度特性。在航空、航天等领域,多采用胺类固化剂固化的环氧树脂作为复合材料基体。但具有较高耐热性和较长适用期的胺类固化剂都属于芳香胺,固化温度高、反应活性低,在室温下一般为固体,必须在树脂配方中加入大量小分子稀释剂才能满足缠绕的工艺要求,这又会使树脂的模量、耐热性大幅下降。如果树脂在缠绕温度下粘度过高,对碳纤维的浸润性差,会导致缠绕的复合材料中纤维与树脂的界面结合较差,复合材料制品难以拥有优良的综合性能。目前,尚缺乏适用于复合材料湿法缠绕的高耐温、高模量、低粘度、高界面剪切强度、长适用期的专用环氧树脂基体。
碳纳米管等纳米材料具有很高的强度、弹性模量和韧性,对其在纳米结构材料方面的应用研究一直是材料领域的热点,虽然纳米材料在性能方面具有明显优势,但在实际应用中需要克服其难分散、易团聚,以及与聚合物材料界面粘结差等技术问题。
因此,希望借助碳纳米管和固化剂预处理工艺、树脂交联网络调控等技术,得到:在50℃下,粘度≤800mPa.s,适用期长(室温下≥7天),升温到80℃以上时能快速凝胶,并且树脂基体固化物玻璃化转变温度高(≥200℃),强度、模量和韧性优异,与T300、T700碳纤维具有良好界面结合,能用于复合材料湿法缠绕工艺的环氧树脂基体混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T300和T700碳纤维复合材料湿法缠绕成型的环氧树脂基体,树脂在室温下具有低粘度、长适用期,而在中高温时能快速发生固化反应,树脂基体固化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高、弹性模量高、韧性优异,与碳纤维的界面结合优良。
本发明的具体技术内容如下:
一种含碳纳米管的、用于T300和T700碳纤维复合材料湿法缠绕用的环氧树脂混合物,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组分,混合量满足下述条件I~VII:
组分1:氨基化多壁碳纳米管,可由羧基化多壁碳纳米管经酰氯化和氨基化的化学处理后得到,该工艺属于本领域的公知成熟技术,优选为二乙基甲苯二胺表面接枝的多壁碳纳米管,氨基的表面接枝率为1.2wt%,碳纳米管外径为10~30nm,平均长度1μm;;
组分2:在室温下为液体的单官能度环氧化合物,优选苯基缩水甘油醚;;
组分3:路易斯酸固化促进剂,可对芳香胺和环氧树脂的固化反应起到促进作用,优选为三氟化硼-单乙胺的络合物;
组分4:二氨基二苯砜,优选为4, 4’-二氨基二苯砜质量比为1/1的混合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化工大学,未经北京化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6285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溶胶-凝胶法制备纳米聚乙烯醇涂布液的方法及其涂层
- 下一篇:低压缩变形橡胶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