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物流信息化安全监管装置及管理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210464180.X | 申请日: | 2012-1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30624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13 |
发明(设计)人: | 林亮;严玮亮;吕建峰;徐莉;马陈莉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华夏数智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7C9/00 | 分类号: | G07C9/00 |
代理公司: | 江苏英特东华律师事务所 32229 | 代理人: | 邵鋆 |
地址: | 214174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物流 信息化 安全监管 装置 管理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物流信息化安全监管装置及管理方法,尤其涉及一种使用即时电子封条技术的管理,针对物流信息化安全的管理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物流过程中的安全管理逐渐成为企业供应链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在运输过程中确保货物的安全,防止货物被盗或者被调换就必须防止运输过程中车厢或者物流周转箱被未经许可的打开,传统的方式是采用如粘贴封、塑胶封、铅封等一次性的物理封条,但这些一次性物理封条存在易被仿制、易被非法替换、真假难辨等问题。因此,设计一种物流信息化安全监管装置及管理方法,解决上述问题,把物流信息化安全管理从原来的被动式转向为主动式,即时了解货物在整个运输过程中的安全状况。
发明内容
本发明涉及一种物流信息化安全监管装置及管理方法,将运输货物储存在一个封闭容器中并进行电子施封,通过及时通信技术,对货物物流过程进行实时的安全监控及管理,实现物流的信息化、网络化、智能化,为客户提供高效、完善、可靠的现代化信息物流安全。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物流信息化安全监管装置及方法,包括运输可视化安全系统、即时电子封条锁装置、签收平台,电子封条锁对被封物品的状态信息实时传输到运输可视化安全系统进行数据处理,其特征是:所述电子封条锁是有源标签、通信模块,并配置开关按钮、LED指示屏。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物流信息化安全监管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电子封条锁配有通信模块,可以实现信息数据的实时传递。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物流信息化安全监管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物流信息化安全监管方法通过下述操作流程实现货物流通过程中的安全监管:
1) 提货装车流程:
a) 在运输可视化安全系统中对提货车辆进行入库登记,并做入库确认操作;
b) 车辆入库提货装车;
c) 装完货物后,用电子封条锁对入库车辆的所有车门进行施封,电子封条锁会通过LED指示屏告知仓库门岗是否已关闭,并通过即时通信模块发送施封信息给到运输可视化安全系统;
d) 仓库门岗在运输可视化安全系统中对车辆与电子封条锁进行关联匹配,并做离库确认操作。
2) 在途监控:
a) 运输过程中,电子封条锁是不允许被打开的,若发生破坏性的打开,电子封条锁会通过即时通信模块发送警报信息给到运输可视化安全系统。
3) 客户签收流程:
a) 车辆一旦到达客户点,司机触发电子封条锁上的开关按钮,请求系统后台允许解封电子封条锁;
b) 电子封条锁通过通信模块发送请求给到系统,电子封条锁上的LED指示屏会显示发送数据信息中的状态,系统通过车载GPS与收货地位置进行匹配,判断对电子封条锁的指令;
c) 被允许,电子封条锁上的LED指示屏会显示可解封电子封条锁的状态,司机打开车厢车门并卸货给客户签收;不被允许,电子封条将不会被解封,并发送报警信息给到系统后台。
本发明的有益积极效果是:将运输货物储存在一个封闭容器中并进行电子施封,通过及时通信技术,对货物物流过程进行实时的安全监控及管理,可实现将物流信息化安全管理从原来的被动式转向为主动式的管理模式。解决了货物在运输过程中被盗或者被调换,把货主的风险降低到最小。
附图说明
图1是电子封签管理装置系统结构图;
图2是电子封签锁管理终端结构图;
图3是电子封签锁管理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2所示,本发明包括运输可视化安全系统、即时电子封条锁装置、签收平台。所述即时电子封条锁是有源标签并配有LED指示屏、触控开关、GPRS通信模块。所述运输可视化安全系统与即时电子封条锁、签收平台通过GPRS通信相连。所述封闭式货车或密封式物流周转箱通过运输可视化系统车与即时电子封条锁装置关联、操作出入库确认。所述处理模块与通信模块、储存模块、触控开关、显示模块相连,通过对触控开关的操作,结合通信模块与运输可视化安全系统的交互,显示在LED指示屏。
使用物流信息化安全监管装置及管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 提货装车流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华夏数智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无锡华夏数智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6418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感应式照明砖
- 下一篇:LED灯的驱动电源绝缘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