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热处理炉的集散控制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1210464635.8 | 申请日: | 2012-1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22499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28 |
发明(设计)人: | 李正祥;张月晴;丁晓文;陈雨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蓝德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7D19/00 | 分类号: | F27D1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93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热处理 集散 控制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控制系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热处理炉的集散控制系统。
技术背景
热处理车间是由多台热处理炉组成,其环境较差、温度高,尤其是在夏季,高温作业使得控制柜中的微机、控温仪表等系统易发生故障,而且仪表及其它元器件不可避免受到油污、灰尘、水蒸汽、腐蚀性气体的侵蚀,使控制设备的可靠性大大降低。生产中已多次出现因为环境温度过高而导致控制系统出现故障。为了提高控制系统的可靠性,保证产品质量,需要研究一种对所有仪表进行集散控制,,提高智能化数字仪表控制精度和微机容量的热处理炉集散控制系统。
集散控制系统(简称DCS)是以微处理器为基础的对生产过程进行集中监视、操作、管理和分散控制的集中分散控制系统,其将若干台微机分散应用于过程控制,全部信息通过通信网络由上位管理计算机监控,实现最优化控制,整个装置继承了常规仪表分散控制和计算机集中控制的优点,克服了常规仪表功能单一,人—机联系差以及单台微型计算机控制系统危险性高度集中的缺点,既实现了在管理、操作和显示三方面集中,又实现了在功能、负荷和危险性三方面的分散。所以,DCS系统在现代化生产过程控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热处理炉集散控制系统,将所有仪表集中在一个洁净、温度低环境内。实现了集散控制,达到提高智能化数字仪表控制精度高、增大微机容量、数据处理快、可进行工艺曲线显示的目的。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热处理炉的集散控制系统,包括热处理炉,以及控制热处理炉进行正常工作的控制柜,还包括上位机,所述上位机通过通用接口与下位机通讯,所述下位机的输出端与所述的控制柜进行电连接;所述下位机与温控仪进行交互式连接,温控仪的输入端与用于检测热处理炉温度的温度传感器进行电连接。
所述上位机包括主机,所述主机上电连接有显示器、键盘、打印机与磁盘驱动器。
所述下位机为可编程控制器。
所述通用接口为RS232接口机。
本控制系统选用586微机作为上位机,对整个生产过程的监控与管理。生产过程中的管理程序可通过键盘或软盘输入主机,主机运行后,通过显示器显示各种数据及图表,以便于监测管理;并将数据等存入软盘或打印保存。
温度仪主要是对采集的数据、被控量的调节以及执行机构的响应进行数字化,并以数字量的方式实现信号的传送、运算、处理及执行。
本发明控制系统工作流程为:向上位机发出一个工作信号,然后启动各级计算机。上位机定时对下位机发出提取数据的命令,并准备接收下位机发来的数据。下位机一方面实现与上位机之间的数据通信,一方面通过控制柜控制热处理炉的正常运行。当下位机接收到上位机发出的提取数据命令后,就把采集到的热处理炉的工作情况,如炉内真空度、炉压、温度、工艺冷却水开关等数据向上位机发送,当数据发送完毕,下位机又继续控制热处理炉。下位机对热处理炉工作过程的控制包括送气操作、退火过程控制及进行到限与故障报警。而上位机一方面把接收到的数据处理并显示,另一方面则等待第二个时钟中断信号的到来,准备发出下一个提取数据的命令和接收发来的数据。本系统设计为以一台上位机带一台下位机,一台下位机控制10台控制柜。
本系统具有测控温精度高,程序控制方便合理,抗干扰能力强,长期运行稳定可靠,操作使用简单易掌握等优点,是热处理设备的新一代理想自动控制系统。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①在系统结构上采用小型集散控制系统,实现了“分散控制、集中管理”,克服了“危险集中”的问题;
②上、下位机相对独立性较强,联机时彼此间按一定协议互通信息,脱机时下位机可独立实现工艺过程控制,上位机此时可离线进行数据处理或日常生产管理;
③上位机可远离操作现场,提高了系统的抗干扰性能;同时改善了操作员的工作环境,上位机主机选用586微机,功能完善,方便管理;
④下位机选用可编程控制器,具有很强的抗干扰能力,能在比较恶劣的运行环境中长期可靠运行,并且编程简单方便,易于掌握,便于控制操作;
⑤采用单回路的温控系统,提高测温与控温精度;
⑥报警系统完善,既可图像显示,又有声光报警信号,为设备的正常运行提供了可靠的保证。
附图说明:
图1:本发明原理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蓝德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蓝德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6463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