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流道间隙可变的模具无效
申请号: | 201210465722.5 | 申请日: | 2012-1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17858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28 |
发明(设计)人: | 李正祥;吴在华;殷成楼;高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蓝德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26 | 分类号: | B29C45/26;B29C45/27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93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间隙 可变 模具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模具,尤其涉及一种流道间隙可变的模具。
背景技术
现有用于塑料成型加工的模具一般由外围的模头体,围住中间的芯轴(分流锥、螺旋体等),其间的间隙形成模具的主流道,其上有口模,从外圈围住模芯,其间的间隙形成模具的成型流道,成型流道与下部的主流道准确平滑相连构成上下两者间相通的流道间隙,被加热塑化的塑料通过模具流道后形成与成型流道形状相似的制品(或型坯),经进一步冷却定型(在冷却定型过程中还可以有拉伸,扩大等工艺过程)后形成最终的塑料制品。但被成型的塑料在成型流道中被成型时,虽然模具流道的尺寸和形状有相当高的精度,流道间隙也非常规整,但由于被成型塑料的流动速度存在差异,且受离模膨胀等塑料特性的影响而很容易造成成型的最终塑料制品厚度不匀(尤以薄膜制品的厚度偏差最为典型),影响产品质量。
现有塑料模具大多是可调的,但调节的方式多是以调节螺栓顶住基准,如模头体,使调整对象零件如口模外圈,整体作平行移动,以调整模具零件之间的相对尺寸,如调整口模间隙,即是模芯固定,以平行移动口模外圈的方式调整日模间隙。其缺点是调整对象零件只能做整体移动,在调小一面的口模间隙时,其对面的口模间隙将相应增大;无法调整模具零件之间某一个局部的相对尺寸。由于成型物料在模具中都要经历分流与合流的过程,这就会导致成型物料在同一截面上的流速不均,从而产生多种制品缺陷,如厚薄偏差大,局部熔体破碎等,而现有模具结构对此无法调整和控制,一般的方法只能是降低生产速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成型物料在同一截面上流速均匀,且能够提高生产速度的流道间隙可变的模具。
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
一种流道间隙可变的模具,其特征是:所述模具包含调整基体,开槽构件,模芯和上调节螺栓,其中在开槽构件的外部配置调整基体,在调整基体对应于开槽构件上块的位置处,钻孔、攻螺纹,配置对开槽构件进行调节的上调节螺栓,上调节螺栓与调整基体上的与开槽构件块的位置对应的孔相配合,以便对开槽构件施加调整力,模芯与其外侧的开槽构件间具有流道间隙,施加所述调整力对所述流道间隙进行调整,在开槽构件上,沿开槽构件轴心的方向,开多个不穿透的槽,两个相邻槽之间形成所述块,所开的槽均是指向间隙的调整方向,其中,所述开槽构件具有内表面连为整体且外表面局部分割成所述块的结构。
实施本发明后的积极效果是:
由于这些槽不穿透,使模具的流道表面仍然保持原有形状,从而不影响物料流动和物料在口模间隙中被成型,在带有不穿透的槽的零件(开槽构件)外配置调整基体和上调节螺栓,就可对模芯与其外侧的开槽构件之间的流道间隙进行局部调整:降低了成型制品的厚度偏差,提高了成型制品的使用性能,节约了材料,通过局部调节调整对象零件,可以在某种程度上减小成型物料在同一截面上的流速不均,降低了制品缺陷,提高了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一种流道间隙可变的模具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图1为本发明包括的开槽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流道间隙可变的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A-A剖视图;
图4为只能进行整体调整的普通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B-B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流道间隙可变的模具,包含调整基体(11),开槽构件(9),模芯(3)和上调节螺栓(8)、(10),其结构是:在开槽构件的外部配置调整基体,在调整基体对应于块的位置处,钻孔、攻螺纹,配置对开槽构件进行调节的上调节螺栓,上调节螺栓与调整基体上的与开槽构件块的位置对应的孔相配合,以便对开槽构件施加调整力,模芯与其外侧的开槽构件间具有流道间隙(4),通过施加所述调整力对所述流道间隙进行调整。在开槽构件上,沿轴心方向,开多个不穿透的槽(16),两个相邻槽之间形成所述块(17),所开槽均是指向间隙的调整方向,其中,所述开槽构件具有内表面连为整体且外表面局部分割成所述块的结构。由于开槽构件上开有多个不穿透的槽,有不穿透的厚度(14),和块的厚度(15),使这一零件既有成型物料所需要的刚性,开槽后形成的块与块之间也获得了比不开槽时大得多的柔性(可变形性),更有利于对模芯与开槽构件间的流道间隙进行局部调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蓝德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蓝德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6572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