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安全型耐火中高压电缆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466619.2 | 申请日: | 2012-1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3827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20 |
发明(设计)人: | 宋强;李广元;沈卢东;盛业武;陈光高;兰超;王冰迪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明星电缆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13/24 | 分类号: | H01B13/24;H01B13/26;H01B13/00;H01B9/02 |
代理公司: | 成都天嘉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11 | 代理人: | 方强 |
地址: | 614001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安全 耐火 高压 电缆 制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缆制造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安全型耐火中高压电缆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进入21 世纪,我国的基础设施进入了建设的黄金时期,在人口和城市化急剧膨胀的今天,为了节约资源,城市建设不得不向集群化、规模化和高层化发展。诸如车站、机场、地铁、核电站、商务酒店、医院、购物商场、居民住宅等重点的国家和民生工程除了需要考虑其必备的功能和环境的舒适性之外,安全性越来越提上日程,上海“11.15”特大火灾事故带给了人们非常深刻的警示。耐火电缆作为特种电缆,应用于对安全系数要求较高的场合,受到了客户和社会的广泛认同。
随着建筑不断高层化和集群化,电力传输容量也越来越大,需要将变压系统布置建筑物上,从而缩短主回路电缆的传输距离,减少主回路电缆的电压降和电力传输过程中的电能损耗,要求将一部分中压或高压电缆的敷设路径延伸至建筑物上的变压系统。因此,敷设在建筑物上的一段中压或高压电缆要求具有一定的耐火性能,可大大延缓因为的火灾等突发事故对电力系统的破坏。
传统的耐火电缆主要以低压电缆为主,基本结构是在导体上绕包无机云母带,在一定时间内防止电缆在高温火焰下断路。然而,这种结构不适合用于有耐火要求的中、高压电缆,因为它不能解决中、高压电缆电性能和耐火性能之间的平衡。而目前市场出现的中压耐火电缆,大部分采用交联聚乙烯绝缘,在火灾场合,其交联聚乙烯绝缘会在较短时间(无法达到国家标准规定的90分钟)因温度过高而熔化,失去绝缘作用,导致电缆热击穿,失去其功能,未能真正起到耐火电缆的作用。
例如申请号为CN201120346417.5,公开号为CN202258494U的中国专利“一种耐火型中高压电缆”,公开了一种耐火型中高压电缆,包括数根绝缘导体,数根绝缘导体绞合构成缆芯,缆芯外侧包裹有耐火隔热组合保护层,耐火隔热组合防火层由三层构成,内层为挤包成型的绝缘保护套,次外层为绕包构成的绝热挡火层,外层为挤包成型的阻燃保护层,耐火隔热组合防火层挤塑成型有护套层。此专利的不足之处在于:电缆本身结构过于简单,隔热效果差,耐火时间短,且耐火性能也差,在火灾、自然灾害等突发事故对电力系统的破坏下,不能很好地为救援工作赢得时间。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安全型耐火中高压电缆制造方法。采用本发明的方法制造出来的电缆敷设在建筑物上具有良好的隔热效果,大大提高了电缆的耐火性能,可延缓因为火灾、自然灾害等突发事故对电力系统的破坏,为救援工作赢得时间。
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安全型耐火中高压电缆制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选料→拉丝→退火→导体绞合→内屏蔽层、绝缘层和外屏蔽层的共挤与包覆→金属屏蔽层设置→分相耐火隔离层挤包→第一包带层绕包→成缆绞合与成缆包带层绕包→隔氧层挤包→统包耐火隔离层挤包→第二包带层绕包→金属铠装层绕包→第三包带层绕包→外护套层挤包,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相耐火隔离层挤包步骤是指采用硅橡胶挤出机将陶瓷化硅橡胶材料挤包在金属屏蔽层上,挤包厚度为2.0mm~4.0mm;所述隔氧层步挤包骤是指在挤塑设备上采用挤压式模具,用压缩比为1.25:1~2.0:1的螺杆将氧指数为32~40的高阻燃聚烯烃材料挤包在成缆包带层上,挤包厚度为2.0mm~5.0mm,加工温度为80℃~165℃;所述统包耐火隔离层挤包步骤是指采用硅橡胶挤出机将陶瓷化硅橡胶材料挤包在隔氧层上,挤包厚度为3.0mm~5.0mm。
所述导体绞合步骤是指经拉丝工序后形成的多股镀锡铜单丝按照绞合节距为绞合导体直径长度的10-16倍长度绞合成导体。
所述成缆绞合步骤是指将经过选料→拉丝→退火→导体绞合→内屏蔽层、绝缘层和外屏蔽层的共挤与包覆→金属屏蔽层设置→分相耐火隔离层挤包→第一包带层绕包后形成的多根线芯绞合成一体;所述成缆包带层绕包步骤是指采用厚度为0.20mm~0.40mm的玻璃纤维带在绞合成一体的线芯上重叠绕包1层~4层后形成成缆包带层,绕包搭盖率为10%~50%;多根线芯之间的空隙用填充层进行填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明星电缆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四川明星电缆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6661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