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超大口径物料开关角阀无效
申请号: | 201210466650.6 | 申请日: | 2012-1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3719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20 |
发明(设计)人: | 杨生东;沈剑标;刘玉萍;陈彦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智能自控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K1/00 | 分类号: | F16K1/00;F16K1/36;F16K1/32;F16K1/48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大为专利商标事务所 32104 | 代理人: | 殷红梅 |
地址: | 214026 江苏省无锡市新区***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超大 口径 物料 开关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超大口径物料开关角阀,本发明属于流体控制阀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角阀流路简单,死区和涡流区较小,借助于介质自身的冲刷作用,可有效的防止介质堵塞,有很好的自洁性。其流阻小,流量系数大。适用于高粘度,含悬浮物和颗粒状流体的场合。
物料角阀在工业过程控制系统中用于控制介质流量、压力等工艺参数,因其进出口流道为角形结构而得名,广泛应用于PTA化工、食品发酵等行业,适用范围较广。
随着PTA装置产能不断扩大,装置用阀门除满足可靠性、安全性、经济性及杜绝跑、冒、滴、漏的基本要求以外,还须配合装置大型化的需求。否则需使用两个甚至多个阀门才能提高生产效率,且要控制各阀门动作的同步性,从而提高控制系统的设计和制造成本,管道连接及阀门使用成本也将大大提高。
物料开关角阀一般安装在反应釜底部,控制物料的进出。安装方向为侧装、斜装或倒装。反应釜内装有搅拌器,搅拌器由大功率电机带动,搅匀物料。工作时,安装在反应釜上的角阀振动较大,且介质处于高温高压状态,因此零部件容易产生变形及连接处的松动,甚至阀芯卡阻或连接松脱后阀芯落入反应釜内,不但影响密封性能,严重时导致灾难性后果。
目前,国内外使用的角阀口径最大到DN600。物料开关角阀,属单座结构,非平衡式阀芯,口径增大会导致不平衡力大幅提高,阀芯组件重量增大,影响动作灵活性,且密封难度更大。结合其使用工况,对其结构提出新的考验。例如:口径为DN750,进出口压差为1Mpa工况下,阀芯组件及阀杆承受的不平衡力为六十万牛以上,阀芯组件重量接近六百公斤。
因此超大口径角阀各部件的结构、强度及刚度必须满足工况要求,振动时不产生变形、松动;高温高压时不发生卡阻或性能降低。安装方向改变时,性能不降低。
当前,阀芯组件通常采用螺纹铰接式。止推螺母通过螺纹与阀盘连接,压紧阀杆,组成阀芯组件。阀芯组件由执行机构带动远离或靠近阀座上的密封面,实现介质的流通和切断。该结构在小口径角阀中应用效果明显。通常发生的故障为:止推螺母处螺纹松动或阀杆拉断,导致阀芯组件脱开,掉入釜底,造成灾难性后果;或阀杆产生弯曲变形,造成泄漏,乃至阀杆组件的卡阻、失效。因此连接螺纹的强度有限,且不能实现止推螺母与阀杆的径向间隙的调整。阀杆的端部台肩的上下两面则采用上端面或两端均为平面,容易卡阻,不易调整配合间隙。
超大开关角阀的阀杆较长,加之阀芯组件的重量,在阀门装配调试及使用过程中,阀杆易发生弯曲变形。尤其阀门侧装时,阀芯重量较大,会偏向一侧。流体的侧向推力会将阀芯压到导向衬套的一边。增加了阀芯的摩擦力和执行机构的 “死区”,这可能引起阀芯定位的不平稳,阀芯导向由于妨碍了流体本身的流动形状而增加其侧向推力,当阀芯是水平的在导向衬套的间隙中移动时,由于流体脉冲及流体形状的改变,可能发生阀芯组件的固有频率振动,在高压降和大口径下造成影响。一方面会造成上端翘起,不易密封;另一方面可能导致阀芯组件动作不平稳、阀杆弯曲变形甚至不动作。
结合其外展式结构,阀芯组件与阀座之间不加附加的导向结构,或者导向不得当,必然导致动作性能及密封性能大大降低。
阀芯组件中的阀盘,在目前的应用中,一直采用实心结构。超大口径阀门若仍然采用实心结构,阀盘重量会大大增加。阀芯组件较为笨重,影响阀芯组件动作的灵活性,可靠性,继而导致阀杆的变形。既影响密封性能又增加材料成本。
总之,现有的结构无法满足超大口径角阀的工况使用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阀杆导向平稳、动作灵活、不易产生阀杆的卡阻及变形现象的超大口径物料开关角阀。
按照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超大口径物料开关角阀包括阀体,所述阀体上加工有填料函,在填料函内安装有导向衬套,阀杆与所述导向衬套滑动连接,在阀杆的底端部安装有止推螺母,与阀盘通过紧固螺钉连接;所述阀杆、止推螺母及阀盘组成阀芯组件;阀座由阀芯组件压紧在阀体上;阀座与阀盘之间锥面配合密封;在阀盘的顶端面外圆位置固定有导向叶片,导向叶片的外侧壁与阀座的内圆侧壁配合。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阀盘的顶端面上均匀分布有减重槽。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阀盘的减重槽之间固定有多个所述的导向叶片。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阀杆的底端部一体连接有端部台肩,端部台肩的外圆直径大于阀杆的外圆直径,端部台肩与阀杆呈同轴设置,端部台肩的底端面为凸起的下部球面,在阀杆底端部外侧的端部台肩的顶端面为凸起的上部球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智能自控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无锡智能自控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6665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