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效涤纶非织造隔热材料的加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466879.X | 申请日: | 2012-1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6591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13 |
发明(设计)人: | 姚金波;王山英;粘伟诚;田雨胜;牛家嵘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鑫华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6M11/79 | 分类号: | D06M11/79;D06M13/332;D06M13/144;D06M13/325;D06M101/32 |
代理公司: | 泉州市文华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5205 | 代理人: | 陈雪莹 |
地址: | 362200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效 涤纶 织造 隔热材料 加工 方法 | ||
1.一种高效涤纶非织造隔热材料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①对涤纶非织造布进行胺解改性处理,并经脱水后形成带液率40%-80%的胺解改性涤纶非织造布;
②将带液率40%-80%的胺解改性涤纶非织造布置入溶胶工作液中而进行含浸工艺;
③往上述含浸工艺工作液中添加5%-10%(体积分数)的全氟化合物,以提高由含浸工艺所形成凝胶干燥时毛细管的自发排水能力,再使用非极性溶剂通过溶剂置换促进溶剂的自排除,采用阶梯升温烘干的方式进行干燥处理获得高效涤纶非织造隔热材料。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涤纶非织造隔热材料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胺解改性处理是采用有机二胺类化合物对涤纶非织造布进行处理,处理条件为:
有机二胺5%-15%,催化剂0-5g/L,渗透剂0-5g/L,浴比1∶50,温度85-95℃,时间30-120min。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效涤纶非织造隔热材料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有机二胺为乙二胺、丙二胺或丁二胺中的一个。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涤纶非织造隔热材料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涤纶非织造布为通过梳理、气流、熔喷、纺粘等成网方式,经针刺或水刺固网后的单位面积重量为50g-200g/m2的涤纶非织造布。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涤纶非织造隔热材料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②进行含浸工艺之后,还包括利用刮刀或圆辊组成的狭缝对非织造布进行溶胶工作液进行二次刮涂的步骤。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涤纶非织造隔热材料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溶胶工作液具有正硅酸乙酯0.75-1.25mol、无水乙醇3.25-4.75mol、去离子水4.5-7.5mol和用于将pH值调节为2.0-6.0的盐酸,该溶胶工作液的温度为15-40℃,该含浸工艺处理时间为12~24小时。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涤纶非织造隔热材料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全氟化合物为C2-C16的氟化一元醇或氟化一元胺。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涤纶非织造隔热材料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非极性溶剂进行的置换处理为使用正己烷、正丁醇、丙酮或它们的混合溶剂在常温-50℃下浸泡、更换新鲜溶剂,使之替换反应母液的过程。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涤纶非织造隔热材料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阶梯升温烘干的方式为在四个温度段保温干燥一定时间,即依次经过30-60℃×30-120min,70-100℃×10-30min,100-130℃×10-30min,140-160℃×2-5min。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涤纶非织造隔热材料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涤纶非织造布采用洁净的涤纶非织造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鑫华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福建鑫华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66879.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型蜂窝板连接件
- 下一篇:锁紧连接装置、LED屏箱体和LED显示屏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D06M 对纤维、纱、线、织物、羽毛或由这些材料制成的纤维制品进行D06类内其他类目所不包括的处理
D06M11-00 用无机物或其配合物处理纤维、纱、线、织物或这些材料制成的纤维制品;和机械处理相结合的处理,如丝光
D06M11-01 .用氢、水或重水;用金属氢化物或其配合物;用硼烷、二硼烷、硅烷、二硅烷、膦、二膦、、二、胂、二胂或它们的配合物
D06M11-07 .用卤素;用氢卤酸或其盐,用氧化物或卤素的含氧酸或其盐
D06M11-32 .用氧、臭氧、臭氧化物、氧化物、氢氧化物或过化合物;从具有两性元素—氧键的阴离子衍生的盐
D06M11-51 .用硫、硒、碲、钋或其化合物
D06M11-58 .用氮或其化合物;如硝酸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