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肺肾阴虚造成失音的中药方剂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210467210.2 申请日: 2012-11-19
公开(公告)号: CN102973789A 公开(公告)日: 2013-03-20
发明(设计)人: 魏林坤 申请(专利权)人: 桐乡市龙翔街道卫生院
主分类号: A61K36/8968 分类号: A61K36/8968;A61P11/04;A61K35/56
代理公司: 杭州天欣专利事务所 33209 代理人: 杨显俭
地址: 314504 浙江省*** 国省代码: 浙江;3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治疗 阴虚 造成 失音 中药 方剂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中药方剂,特别是一种治疗肺肾阴虚造成失音的中药方剂。

背景技术

失音(aphonia)是指神清而声音嘶哑,甚至不能发出声音的症状。中药称“暴喑”。多由风寒或风热火毒等邪犯喉,肾阴虚、肺虚气弱,或神情失调、气机呆滞等所致。常见于喉喑、喉癣、气厥、喉息肉、白喉、子喑等病中。失音有暴喑和久喑之别。暴喑多属外感,猝然起病。由于风寒风热之邪侵袭肺卫,肺气不能宣散;或感受燥热之邪,熏灼津液;或嗜食肥甘厚味、饮酒吸烟,而致痰热内生,肺失清肃,皆可使声音不出。久喑多属内伤,缓慢起病,多由久病体虚,肺燥津伤,或肺肾阴虚,精气内夺,声道燥涩而致。

功能性失音(声)多见于情绪激动,如过度的紧张或极度悲恸后发生突然失声,说不出话来。过去认为功能性失声由精神因素引起,常用强刺激、针灸或心理暗示等方法治疗。有学者认为,功能性失声可用发音法矫正,通过改变患者的发音条件反射帮助其恢复。

引起失音的原因很多,目前治疗失音的药物少有针对肺肾阴虚引起的失音的中药。大多数治疗失音的中药工艺复杂,制作不方便,而且药价昂贵。如公开日为2008年1月30日,公开号为CN101112521A的一种治疗妊娠失音的中药制剂。该治疗妊娠失音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药制成的:生地黄1.5~6份,沙参1.5~6份,地骨皮1.5~6份,麦门冬1.0~4份,茯苓1.0~4份,天门冬1.0~4份,百合1.0~4份,当归1.0~4份,冬桑叶1.0~4份,桔梗0.1~2份,泽泻0.1~2份,牡丹皮0.1~2份。该治疗妊娠失音的中药制剂是用于治疗妊娠引起的失音的中药制剂。另外,如公开日为2012年8月22日,公开号为CN102641419A的一种治疗失音的中药,该治疗失音的中药由以下重量份的药材组成:生地10~20份,玄参10~20份,薄荷10~20份,菊花10~20份,当归15~25份,芍药15~25份,熟地15~25份,银耳15~25份,槐花8~12份,百合10~20份,麦冬10~20份,川贝母10~20份,胖大海10~20份,桔梗10~20份,生甘草8~12份。该治疗失音的中药制作工艺复杂,采用的中药药材多。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简单方便、疗程短、药效显著、药价低、易于推广,且治愈率高的治疗肺肾阴虚造成失音的中药方剂。

本发明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治疗肺肾阴虚造成失音的中药方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方剂由北沙参、海蛤散、生地、五味子、麦门冬、元参、炒知母、淮山药、焙丹皮、天花粉和生甘草组成,各成分的重量为:北沙参10~14克,海蛤散10~14克,生地13~17克,五味子4~8克,麦门冬13~17克,元参8~12克,炒知母8~12克,淮山药15~20克,焙丹皮8~12克,天花粉10~14克,生甘草3~8克。

作为优选,本发明所述各成分的重量为:北沙参12克,海蛤散12克,生地15克,五味子6克,麦门冬15克,元参10克,炒知母10克,淮山药18克,焙丹皮10克,天花粉12克,生甘草5克。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明显效果:本发明主治:肺肾阴虚造成的失音。

本发明的配制工艺:将北沙参、海蛤散、生地、五味子、麦门冬、元参、炒知母、淮山药、焙丹皮、天花粉和生甘草用清水文火慢熬,待药剂熬熟后去渣得到药汁。

用法:每日取该药方一剂,煎服2次,成人每次200ml。

本发明中,各中草药的性能作用如下。

北沙参:性微寒,味甘、微苦。归肺、胃经。养阴清肺,益胃生津。

海蛤散:包括淡蛤和青黛。主治肺气咳嗽,面目浮肿,小便不通,喘息促急,欲成水病。

生地:性寒,味甘、苦。归心、肝、肾经。清热凉血,养阴,升津。

五味子:性温,味酸、甘。归肺、心、肾经。收敛固涩,益气生津,补肾宁心。

麦门冬:性微寒,味甘,微苦。归心、肺、胃经。养阴生津,润肺清心。

元参:性寒,味甘、咸、微苦。归肺、胃、肾经。清热凉血、养阴清热、泻火解毒、软坚散结。

炒知母:性寒,味苦、甘。归肺、胃、肾经。清热泻火,生津润燥。

淮山药:性平,味甘。归脾、肺、肾经。益气养阴,补脾肺肾,固精止带。

焙丹皮:性微寒,味苦、辛。归心、肝、肾经。清热凉血,活血散瘀。

天花粉:性微寒,味甘、微苦。归肺、胃经。清热生津,消肿排脓。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桐乡市龙翔街道卫生院,未经桐乡市龙翔街道卫生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6721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