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海上风电整机浮运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468568.7 | 申请日: | 2012-1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2694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13 |
发明(设计)人: | 丁红岩;练继建;李爱东;张浦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大学 |
主分类号: | F03D11/04 | 分类号: | F03D11/04;E02D27/44;E02D27/52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12201 | 代理人: | 琪琛 |
地址: | 300072***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海上 整机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海上运输方法,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海上风电整机浮运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在海上风电工程中,海上风电的机组安装一般分为基础、风机塔筒、风机机头及风机叶片四个部分,由运输船舶运输到海上建造位置,分部施工与安装,并完成整机调试。
工程中海上风电基础采用的结构形式通常有单桩基础、多桩基础、重力式基础以及导管架式基础;安装方式包括分部吊装、整机吊装等方式;调试基本采用海上调试的方式。这导致海上风电机组的运输与安装不能实现整机化,运输与安装存在接口,浅水施工困难等一系列技术难题,致使海上风机基础结构的投资费用较陆上基础大幅度增加,从而限制了海上风电的发展。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是目前海上风电机组的运输不能实现整机化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海上风电整机浮运方法,可以实现整机运输,操作易于实现,成功率高,能够大大降低成本。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海上风电整机浮运方法,该方法按照如下步骤进行:
(1)在运输安装船的甲板上安装框体结构,所述框体结构连接有能够控制其伸出或缩回所述甲板的液压装置,所述框体结构的框边上设置有定位孔;
陆上预制风电基础,所述风电基础是底部开口的半封闭筒形结构,其顶盖直径不小于所述框体结构的最短边长;所述风电基础的顶盖上均匀分布地设置有吊点,该吊点的位置与所述框体结构上定位孔的位置相对应;所述风电基础的顶盖上预留有通气孔;
所述风电基础顶部固定连接中空结构的过渡段,所述过渡段的最大直径小于所述框体结构的最短边长,使其能够穿过所述框体结构;
(2)将连接有所述过渡段的所述风电基础吊入水中,浮运拖航至所述运输安装船,并使所述过渡段从所述框体结构中伸出;
(3)所述运输安装船上对应于所述风电基础顶盖上的吊点设置有卷扬设备,每个所述卷扬设备的钢缆绳穿过所述框体结构的定位孔,并与所述风电基础顶盖上的对应地吊点连接;
(4)通过所述风电基础顶盖上预留的通气孔对其内部进行充气,直至所述风电基础的顶盖与所述框体结构下部紧密接触;
(5)通过所述卷扬设备收紧钢缆绳,将所述风电基础与所述框体结构进行临时固定;
(6)依次吊装风机塔筒、风机机头和风机叶片,将风电整机组装完成;
(7)在所述风机塔筒上部设置柔性辅助扶稳结构,运输所述风电整机至安装场地。
步骤(1)中所述框体结构的数量为1~10个。
步骤(1)中所述框体结构的边长为10~50m。
步骤(1)中所述风电基础上吊点的数量、所述框体结构上定位孔的数量均为3~10个。
步骤(1)中所述风电基础的筒形结构直径为10~50m,高度为4~15mm。
步骤(1)中所述风电基础上通气孔的数量范围一般为1-20个。
步骤(1)中所述过渡段的上口直径为4~10m,下口直径为15~40m,高度为10~60mm。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的海上风电整机浮运方法可以实现整机一步式运输,操作易于实现并且成功率高,对于大型的海上风机整机也不需要启用大型的起重机械和运输船舶进行海上作业,相对于现有的运输技术大大降低成本。另外,由于风电基础、风机塔筒、风机机头及风机叶片从制造及运输到使用都可保持同样的姿势,因此最大限度降低了风机各组成部分损坏的风险,从而有利于实现结构抗损坏要求,进一步降低建造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运输风电整机的施工状态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俯视图。
图中:1,运输安装船;2,框体结构;3,风电基础;4,过渡段;5,风机塔筒;6,风机机头;7,风机叶片;8,卷扬设备;9,钢缆绳。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发明的发明内容、特点及效果,兹例举以下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本实施例披露了一种海上风电整机浮运方法,该方法按照如下步骤进行:
在运输安装船1的甲板上安装4个框体结构2,框体结构2连接有能够控制其伸出或缩回甲板的液压装置。框体结构2的数量一般为1~10个,其数量根据船体尺寸、载重量和风机及风电基础3尺寸确定。框体结构2的形状为矩形,其边长为25m,边长的取值范围通常在10~50m。框体结构2的框边上设置有4个定位孔,用于穿过卷扬设备8的钢缆绳9;定位孔的数量一般为3~10个。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大学,未经天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6856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并联型外骨骼拇指康复训练装置
- 下一篇:一种接管小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