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远程电器监控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1210469250.0 | 申请日: | 2012-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8143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0 |
发明(设计)人: | 王丹净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G05B19/042 | 分类号: | G05B19/042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许方 |
地址: | 214153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远程 电器 监控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远程电器监控系统,属于远程监控领域。
背景技术
电器已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生活品,由于各种电器的不同功能使得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但是在使用过电器之后,人们常常会忘记关闭某些电器,使得电器处于待机的状态,在出门后经常会想起某些电器还未关闭,使得浪费电能,增加安全隐患。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人们研究出各种监控系统,例如2003年公告的一种“空调器远程监控系统”中公开了利用上位机和作为下位机的空调器,通过上位机中设置带有收发功能的装置,空调器的控制电路中有微处理器,上位机和下位机之间通过无线移动网的短信息服务实现数据和信息的传送。而对2003年公告的“压缩机远程监控系统”中公开了一种一个通过因特网通信、光缆通信、电缆线通信和无线通信中的至少一种来监控每个彼此远离的压缩机的系统中。这两种方式都能进行远程控制,但是任然存在一些问题,前者采用上位机和下位机的方式进行监控,价格高,不易推广,使得不便于投入使用,后者监控系统采用互联网进行监控,依靠互联网的通畅程度保证其可靠性是不可靠的,使其受到限制,如果家庭没有接入互联网也无法使用,因此,给系统的使用带来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背景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远程电器控制系统,通过以单片机作为控制核心,价格低廉,易于推广,且采用覆盖率极高的GSM网络作为传输媒介,利用GSM通讯网络进行远程控制,打破距离的限制,增加可靠性,从而方便用户使用。
本发明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远程电器控制系统,包括电器终端和可用于收发用户短信息的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与电器终端连接,所述控制模块采用GSM通讯网络的方式与电器终端连接,通过GSM通讯网络进行远程控制各电器终端。采用这种控制方式,可以依靠GSM网络作为传输媒介,使得系统的可靠性得到提高,用户可不受距离的限制,通过手机短信的方式即可控制电器的开启或关闭,使得传输稳定,从而更好的实现控制功能,增强系统的实用性。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控制模块包括电流互感器组、A/D转换器、单片机、电源模块、GSM通讯模块,所述电流互感器组包括N个电流互感器,其中N为1以上的自然数,各电流互感器分别连接在各电器终端上;所述A/D转换器的输入端与电流互感器组输出端连接,A/D转换器的输出端与单片机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电源模块连接单片机;所述单片机与GSM通讯模块相互连接,单片机与GSM通讯模块之间实现相互通信。采用这种结构,通过电器终端与各电流互感器相连,经过A/D转换器后以单片机作为控制核心,并利用GSM通讯模块与单片机相互通信,使得用户通过手机即可进行远程控制,从而加强系统中信号的稳定性。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控制模块中还包括一个显示器,该显示器连接在单片机的另一输出端,采用这种结构,可以使得在用户出门之前,通过显示器中显示的各电器的状态即可知道各电器是否关闭,从而进一步提高系统的使用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设计的一种远程电器控制系统的模块示意图。
其中标号解释:1-电流互感器组,2-A/D转换器,3-单片机,4-电源模块,5- GSM通讯模块,6-用户手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描述。
如图1所示,本发明设计了一种远程电器监控系统,包括电器终端和可用于收发用户短信息的控制模块,控制模块与电器终端连接,控制模块采用GSM通讯网络的方式与电器终端连接,通过GSM通讯网络进行远程控制各电器终端。
本发明设计的一种远程电器监控系统,可以依靠GSM网络作为传输媒介,使得系统的可靠性得到提高,用户可不受距离的限制,通过手机短信的方式即可控制电器的开启或关闭,使得传输稳定,从而更好的实现控制功能,增强系统的实用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未经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6925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