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腰部劳损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469529.9 | 申请日: | 2012-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30687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04 |
发明(设计)人: | 张娅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娅 |
主分类号: | A61K36/9068 | 分类号: | A61K36/9068;A61P2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1930 四川省成都市彭州***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腰部 劳损 中药 组合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药领域,尤其是一种治疗腰部劳损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腰部劳损是指腰部筋膜、肌肉、韧带等软组织的慢性损伤,其主要是由先天因素、年老体衰、腰部损伤、起居不慎、腰部劳累过度等原因引起,治疗周期长,对患者的工作及生活影响较大。腰部劳损初期是由于反复的积累性轻微损伤,引起筋膜、肌肉附着点、韧带等组织的充血、水肿、渗出、纤维组织增生和粘连等病理改变,刺激、压迫神经末梢,从而导致腰部疼痛。病变发生以后,为了减少病变部位的活动,部分肌肉经常处于痉挛状态,而持续性的腰部肌肉痉挛会造成软组织的积累性劳损,并导致组织病变的加重。急性软组织扭伤如果没有得到完全恢复,也会转变为腰部劳损。
患者的症状时轻时重,通常休息后状态发生好转,但只要劳累后,病情又会恶化,不能久坐或久站,必须经常变换体位。目前,西医治疗腰部劳损主要以治标为准,通过抗炎、镇痛类药物进行治疗。长期服用此类药物,对患者的副作用较大,同时,还会产生耐药性,患者在服用后期必须要增大药物剂量,或者更换药物种类。同时,这类药物价格高昂,患者长期服用,费用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发明目的在于:针对目前西医治疗腰部劳损主要以抗炎、镇痛类药物为主,患者长期服用,对人体的副作用较大,还会产生耐药性,且其价格昂贵,患者长期服用,经济负担较重的问题,提供一种治疗腰部劳损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根据中医标本兼治的原理,以治本为主,治标为辅,通过对腰部肌肉的调理,同时改善人体内部循环,促进人体自我机能的恢复,同时,辅以治标,最终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本发明能有效治疗患者腰部劳损,治愈后不易复发,长期服用,还能有效提高机体免疫力。本发明配方合理,对人体无副作用,且成本低廉,能够显著降低患者的经济负担。
一种治疗腰部劳损的中药组合物,由如下重量份的组分组成:5-15份柴胡,5-10份红花,3-8份三七,5-10份独活,15-30份萝卜,5-10份莲子心,5-10份藕粉,15-25份马齿苋,5-10份银耳,10-15份山药,3-6份生姜,3-5份辣椒,5-10份大蒜,5-15份牛膝,10-25份甘草。
作为优选,由如下重量份的组分组成:8份柴胡,5份红花,5份三七,8份独活,25份萝卜,8份莲子心,5份藕粉,22份马齿苋,8份银耳,12份山药,5份生姜,3份辣椒,6份大蒜,10份牛膝,20份甘草。
用于上述治疗腰部劳损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按配比称取各组分,研磨成细粉,混合均匀即可。
用于上述治疗腰部劳损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按配比称取各组分,备用;
(2)取柴胡、三七、独活,加水煎煮两次,分别取滤液,合并,得滤液一;
(3)取山药、生姜、辣椒、大蒜、甘草,将山药、生姜、辣椒、大蒜粉碎,然后向甘草中加水煎煮,得滤液二,向滤液二中加入粉碎后的山药、生姜、辣椒、大蒜,然后将滤液二在30-50℃加热5-20分钟,得膏体一;
(4)将剩余组分粉碎成细粉,向其中加入滤液一、膏体一,混合均匀,制成粉剂、片剂或颗粒。
所述步骤(2)中,取柴胡、三七、独活,第一次加柴胡、三七、独活总质量10-25倍的水,煎煮1-2h,过滤,取滤液,第二次再向其中加柴胡、三七、独活总质量5-15倍的水,煎煮0.5-1.5h,过滤,合并滤液,得滤液一。
所述步骤(2)中,取柴胡、三七、独活,第一次加柴胡、三七、独活总质量15倍的水,煎煮1.5h,过滤,取滤液,第二次再向其中加柴胡、三七、独活总质量5倍的水,煎煮1h,过滤,合并滤液,得滤液一。
所述步骤(3)中,向甘草中加水煎煮,加入的水量为甘草的20-50倍,煎煮时间为1.5-4h。
所述步骤(3)中,向滤液二中加入粉碎后的山药、生姜、辣椒、大蒜,然后将滤液二在40-50℃加热10-15分钟,得膏体一。
所述步骤(4)中,制成颗粒。
柴胡味苦平,微寒,入足少阳胆经。《长沙药解》中记载:主心腹,去肠胃中结气,饮食积聚,寒热邪气,推陈致新。清胆经之郁火,泻心家之烦热,行经于表里阴阳之间,奏效于寒热往来之会,上头目而止眩晕,下胸胁而消硬满,口苦咽干最效,眼红耳热甚灵。降胆胃之逆,升肝脾之陷,胃口痞痛之良剂,血室郁热之神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娅,未经张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6952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卧床体温监测装置
- 下一篇:矿用胶靴洗刷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