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冬小麦夏玉米轮作大田专用缓控释尿素一基一追施肥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469583.3 | 申请日: | 2012-11-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1898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13 |
发明(设计)人: | 韩燕来;王宜伦;苗玉红;汪强;李慧;司贤宗;谭金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C21/00 | 分类号: | A01C21/00;C05G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50002 河南省郑州市***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冬小麦 玉米 轮作 大田 专用 控释 尿素 一基一 追施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业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冬小麦夏玉米轮作大田专用缓控释尿素在一基一追运筹模式下的施用方法。
背景技术
冬小麦、夏玉米是我国两大主要粮食作物,施用氮肥是提高其单产水平的重要措施。为满足高产冬小麦、夏玉米需肥规律的要求,目前在冬小麦/夏玉米轮作中,氮肥施用模式通常采用一基三追,即施用一次基肥加三次追肥,该模式虽可增加作物产量和提高氮肥利用率,但却增加了施肥的劳动强度和成本,与当前我国农村劳动力短缺的现实情况极不相适应。另一方面,缓控释肥料正成为氮肥发展的方向,因此针对粮食主产区冬小麦/夏玉米轮作中农业经济与技术发展现状,结合新型肥料研究冬小麦/夏玉米轮作简化施肥技术对持续提高冬小麦和夏玉米作物的产量,降低生产成本,保障国家的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冬小麦夏玉米轮作肥料一基一追运筹模式下大田专用缓控释尿素的施用方法,该方法为冬小麦/夏玉米轮作高产体系实施高产简化施肥技术提供科学依据。其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冬小麦夏玉米轮作大田专用缓控释尿素一基一追施肥方法,氮肥采用60%~100%大田专用缓控释尿素配合普通尿素,将上述肥料作基肥于小麦播前整地时均匀撒施于地表,后通过耕作将其翻入20-30cm深的土层中;夏玉米季于5叶期在距播种行10-15cm开10cm深的沟施入作追肥。
进一步优选,氮肥采用80%大田专用缓控释尿素配合20%普通尿素。
所述大田专用缓控释尿素由下述重量分数的原料组成:
尿素30-45、磷酸一铵10-45、包裹材料20-45;
粘结剂10-15;
密封剂3-5;
包裹材料为氧化钙和氧化镁的混合物;氧化钙和氧化镁的重量比为:
氧化钙∶氧化镁=1.1-1.4;
粘结剂为磷酸与硫酸混合物;磷酸浓度为70%,硫酸浓度为20%;磷酸和硫酸的重量比为:
磷酸∶硫酸=1∶1-1.2;
尿素中N≥46%,包裹材料的粒度≥100目、磷酸一铵中:N≥46%P2O5≥44%。
所述大田专用缓控释尿素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配方中尿素和磷酸一铵置入造粒圆盘中造粒,颗粒直径为2-4mm;
2)向造粒圆盘中喷粘结剂和包裹材料;
3)当成球达到80%以上时,进入干燥筒自然干燥,经过冷却、分筛;
4)用密闭剂对颗粒进行喷涂,经过计量、包装。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冬小麦-夏玉米轮作氮肥施用采用60%~100%缓控释尿素配施普通尿素一基一追模式其产量均显著高于冬小麦-夏玉米轮作氮肥施用采用100%尿素一基三追模式或与之持平,其中80%缓控释尿素+20%普通尿素和100%缓控释尿素处理两季总产量超过吨半粮,并与传统应用普通尿素一基三追相比,显著提高了氮肥利用率和农学效率,从而可实现高产高效简化施肥的目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试验时间、地点
本研究田间试验于2008.10-2010.10安排在河南省鹤壁市浚县农科所科技园区(35.17°N,114.14°E)冬小麦/夏玉米轮作超高产攻关田。该试验点位于河南省北部太行山东麓和华北平原的过渡地带,地下水资源丰富,属暖温带半湿润型季风气候,年太阳辐射总量110.8kJ·cm-2,年日照时数2311.8h,农田灌排便利,土壤类型为潮土,土壤质地为粘壤质,土壤基础肥力见表1,试验期间降雨量量表2。
表1供试土壤0-40cm基础肥力状况
Table 1Basic fertility status of the tested soil in 0-40cm
表2试验期间降雨分布
Table 2Precipitation in crop growth season(mm)
试验方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农业大学,未经河南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6958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