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龙门起重机有效
申请号: | 201210469910.5 | 申请日: | 2012-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6382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13 |
发明(设计)人: | 李振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宏岸港口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C19/00 | 分类号: | B66C19/00;B66C11/16 |
代理公司: | 郑州睿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19 | 代理人: | 陈浩 |
地址: | 453400 ***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龙门 起重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起重机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大跨度大起重量的龙门起重机。
背景技术
目前,船厂用的大跨度龙门起重机一般包括主梁和与主梁固连的两支腿,两支腿的下端固连有对应的地梁,地梁上设有移动装配在大车轨道上的行走轮,在主梁上移动装配有小车,小车上固设有起升机构,起升结构包括起升卷筒、驱动起升卷筒转动的驱动装置、固设在小车的定滑轮组、用于与吊具相固连的动滑轮组和钢丝绳,钢丝绳通过动滑轮组连接吊具,该吊具实施货物的吊运。当需要吊运物品时,小车在主梁上移动,起重机的地梁带动支腿和主梁沿轨道滑动,达到预定位置后,实施物品吊运。但上述龙门起重机的起升机构安装在小车上,这样就使得小车重量较大,小车的结构和制造工艺均比较复杂,小车生产成本较高。另外,由于龙门起重机的跨度较大,这就对起重机的整体结构强度提出较高要求,需要提高起重机的整体质量以满足起重机结构强度的要求,这也会增加生产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龙门起重机,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龙门起重机的小车承载有起升卷筒及驱动装置而导致小车重量较大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提供的龙门起重机的技术方案是:龙门起重机,包括主梁和与主梁固连的两支腿,两支腿下端固连有对应的地梁,主梁上移动装配有小车,所述龙门起重机还包括起升机构,该起升机构包括起升卷筒、与起升卷筒传动连接的驱动装置、固设在小车上的定滑轮组及缠绕在齐声卷筒和定滑轮组之间的钢丝绳,所述的起升卷筒及驱动装置固定安装在支腿或与支腿对应的地梁上。
所述的主梁上还设有布置在起升卷筒和定滑轮组之间的供钢丝绳绕经换向的换向轮。
所述的主梁上设有定位部,该定位部和起升卷筒分别位于所述定滑轮组两侧,所述钢丝绳的一端固设在起升卷筒上、另一端在绕出起升卷筒后依次绕经换向轮、定滑轮组和动滑轮组后固连在所述定位部上。
所述的换向轮和定滑轮组及定位部位于同一高度。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所提供的龙门起重机的起升卷筒及驱动装置固定安装在支腿或与支腿对应的地梁上,这样减轻了小车的负担,且简化了小车结构,也减小了小车的重量,小车的制造工艺也得到简化,同时改善了龙门起重机的整体受力情况,这样就使得起重机的整体结构强度可以降低,进而降低起重机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所提供的龙门起重机的一种实施例的起升机构工作原理示意图;
图2是使用如图1所示的起升机构的龙门起重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的左侧视图;
图4是图2的右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龙门起重机的实施例,该实施例中的龙门起重机包括主梁10和与固连在主梁10两端的两支腿11、12,两支腿分别对应支撑在两地梁13、14上,两支腿分别为刚性支腿11和柔性支腿12,在主梁10上沿主梁长度方向移动装配有小车17和小车18。所述龙门起重机还包括用于吊运物品的起升机构15和起升机构15,两套起升机构的组成基本相同,工作原理也基本相同,均包括起升卷筒1、用于驱动起升卷筒转动的驱动装置、固设在对应小车上的定滑轮组4、用于悬挂吊钩的动滑轮组5和钢丝绳2,定滑轮组固定装配在对应小车上,并由小车带动沿主梁长度方向移动。本实施例中的龙门起重机与现有技术中的龙门起重的不同之处主要在于:起升机构的起升卷筒1及驱动装置均固定装配与刚性支腿11对应的地梁13上,在主梁10上设有与钢丝绳连接的定位部6,该定位部6和起升卷筒1分别位于所述定滑轮组4的两侧,在主梁10上还设有布置在起升卷筒和定滑轮组之间的供钢丝绳绕经换向的换向轮3,换向轮3和定位部6位于定滑轮组的两侧,钢丝绳2绕出起升卷筒1并在绕经换向轮3、定滑轮组4、动滑轮组5后固连在定位部6上,本实施例中,因为钢丝绳在绕出换向轮首先绕经定滑轮组,并在最后绕出定滑轮组和动滑轮组组成的缠绕系统后是经过定滑轮组上的滑轮绕出的,这样定滑轮组上起到绕绳作用的滑轮会比动滑轮组上起到绕绳作用的滑轮多一个。本实施例中的换向轮3、定滑轮组4及定位部6位于同一高度,以使得位于换向轮和定滑轮组之间及定滑轮组及定位部之间的钢丝绳段处于水平位置。
上述实施例中所提供的龙门起重机的起升卷筒没有如现有技术一样安装在小车上,而是安装在与刚性支腿对应的地梁上,这样减轻小车负担,小车结构简单且重量减小,小车的制造工艺也得到简化,还可以改善起重机的整体受力情况。同时,因为将起升卷筒及驱动装置均放置在距离地面较近的地梁上,这样便于对起升机构进行检修维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宏岸港口机械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宏岸港口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6991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