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真空中非金属材料质量损失的原位监测系统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469959.0 | 申请日: | 2012-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8083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0 |
发明(设计)人: | 庄建宏;王鹢;郭兴;姚日剑;杨青;田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五研究院第五一〇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N5/04 | 分类号: | G01N5/04 |
代理公司: | 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11120 | 代理人: | 杨志兵;李爱英 |
地址: | 730000 甘***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真空 中非 金属材料 质量 损失 原位 监测 系统 方法 | ||
1.一种真空中非金属材料质量损失的原位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主真空室(1)、连杆(2)、抽气装置(3)、副真空室(4)、高真空插板阀(5)、样品舟(6)、石英晶体微量天平(7)、低温冷沉(8);
其中,主真空室(1)为圆柱体结构;在主真空室(1)内壁的顶部和四周位置分别设有低温冷沉(8),石英晶体微量天平(7)固定在主真空室(1)顶部的低温冷沉(8)上;样品舟(6)放置在主真空室(1)底面上,与石英晶体微量天平(7)相对放置;
主真空室(1)和副真空室(4)之间通过管路和高真空插板阀(5)连接;
连杆(2)与主真空室(1)和高真空插板阀(5)相通;连杆(2)一端位于副真空室(4)内,另一端露出副真空室(4),连杆(2)的长度大于样品舟(6)到副真空室(4)的距离;所述样品舟(6)、高真空插板阀(5)、连杆(2)位于一条直线上;
抽气装置(3)分别与主真空室(1)和副真空室(4)连接。
2.一种真空中非金属材料质量损失的原位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使用如权利要求1所述系统,所述方法步骤如下:
步骤一、将石英晶体微量天平(7)温度设为≤-180℃,设定低温冷沉(8)的温度≤石英晶体微量天平(7)的温度,向副真空室(4)内通入氮气;
步骤二、将试样称重后放入样品舟(6)中,将样品舟(6)装入副真空室(4)后关闭副真空室(4),切断氮气,开启抽气装置(3),至主真空室(1)内的压强≤7×10-3Pa,副真空室(4)内的压强≤5×10-3Pa;
步骤三、开启高真空插板阀(5),推动连杆(2),将样品舟(6)移入主真空室(1)中石英晶体微量天平(7)的正下方,关闭高真空插板阀(5);
步骤四、将试样加热至试样的出气温度,每隔设定时间记录一次石英晶体微量天平(7)的频率变化Δf和温度T;
步骤五、计算试样的总质量损失。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真空中非金属材料质量损失的原位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将试样在25.0℃±5.0℃,相对湿度为20%~60%的环境下放置24小时以上后,进行步骤一。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真空中非金属材料质量损失的原位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三中,样品舟(6)的出气孔位于石英晶体微量天平(7)的轴线上。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真空中非金属材料质量损失的原位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四中,每隔10s~10min记录一次石英晶体微量天平(7)的频率变化Δf和温度T。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五研究院第五一〇研究所,未经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五研究院第五一〇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69959.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