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遭受血液污染的丝织品文物的清洗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470666.4 | 申请日: | 2012-1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6591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13 |
发明(设计)人: | 张硕;何俊;彭志勤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D06M13/224 | 分类号: | D06M13/224;D06M11/82;D06M16/00;D06M13/207;D06M101/10 |
代理公司: | 杭州九洲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1 | 代理人: | 姜雯 |
地址: | 310018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遭受 血液 污染 丝织品 文物 清洗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遭受血液污染的丝织品文物的清洗方法,主要适用于文物保护领域。
背景技术
丝绸是中国古代文明的一种象征,承载了中国五千多年的历史文化信息。丝织品文物作为我国文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很高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是研究我国历代文化,政治,历史,艺术的重要实物资料。但是,在埋藏过程中,丝织品由于与尸体、泥土、陪葬品等长期接触,极易受到各种污染,尤其是遭受到尸体血液的浸渍,丝织品会变黑发硬,严重影响其艺术价值。
现阶段对遭受血液污染的丝织品文物的清洗方法较少,主要原因是血液是一种顽固污渍,极难去除,并且在清洗过程中多会对文物造成破坏。专利号为201010584660.0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使用蛋白酶与表面活性剂对丝织文物上血渍协同清洗的方法,利用蛋白酶Savinase与表面活性剂烷基聚葡萄糖苷(APG)进行组合对存在血渍的丝织文物进行协同清洗;由于烷基聚葡萄糖苷为非天然表面活性剂,会对丝织品文物产生一定的损伤。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要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遭受血液污染的丝织品文物的清洗方法,在有效清除血迹污渍的同时,尽可能的降低对文物的损坏,以保持文物的外观、颜色和手感。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遭受血液污染的丝织品文物的清洗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
a、将茶皂素、过硼酸钠、胰酶、柠檬酸、柠檬酸钠和水按照质量比为2:1.5:1.5:0.75:0.5:93.75的比例配制成溶液;
b、将受到血液污染的丝织品文物浸入步骤a得到的溶液中,于40℃下浸泡30min后取出;
c、将经过以上处理的丝织品文物用清水反复冲洗5~7遍,并于温度为20~40℃,相对湿度为30%~80%的环境中放置6~12小时,自然晾干。
所述茶皂素的皂苷质量含量为8~25%。
步骤a所得溶液的pH值为5~7。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1、本发明采用天然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茶皂素作为主要清洗剂,配以文物清洗中常用的过硼酸钠以及生物制剂胰酶对遭受血液污染的丝织品文物进行清洗,取得了良好的清洗效果,相比现有技术,尽可能的降低了清洗剂对文物的损坏,避免了对文物外观、颜色和手感的影响。2、方法简单、操作方便、效果好,可以有效的清除文物上的血液污渍。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应用于遭受血液污染丝织品文物的更加温和、安全、有效的清洗方法;采用天然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茶皂素作为主要清洗剂,配以文物清洗中常用的过硼酸钠以及生物制剂胰酶对遭受血液污染的丝织品文物进行清洗,经试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并且受到了文物保护工作者的认可。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一种遭受血液污染的丝织品文物的清洗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
a、将茶皂素、过硼酸钠、胰酶、柠檬酸、柠檬酸钠和水按照质量比为2:1.5:1.5:0.75:0.5:93.75的比例配制成溶液;
b、将受到血液污染的丝织品文物浸入步骤a得到的溶液中,于40℃下浸泡30min后取出;
c、将经过以上处理的丝织品文物用清水反复冲洗5遍,并于温度为20℃,相对湿度为30%的环境中放置6小时,自然晾干。
所述茶皂素的皂苷质量含量为8%。
所述步骤a中,通过加入柠檬酸和柠檬酸钠,维持溶液的pH值为5。
实施例2:一种遭受血液污染的丝织品文物的清洗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
a、将茶皂素、过硼酸钠、胰酶、柠檬酸、柠檬酸钠和水按照质量比为2:1.5:1.5:0.75:0.5:93.75的比例配制成溶液;
b、将受到血液污染的丝织品文物浸入步骤a得到的溶液中,于40℃下浸泡30min后取出;
c、将经过以上处理的丝织品文物用清水反复冲洗6遍,并于温度为30℃,相对湿度为55%的环境中放置9小时,自然晾干。
所述茶皂素的皂苷质量含量为16.5%。
所述步骤a中,通过加入柠檬酸和柠檬酸钠,维持溶液的pH值为6。
实施例3:一种遭受血液污染的丝织品文物的清洗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
a、将茶皂素、过硼酸钠、胰酶、柠檬酸、柠檬酸钠和水按照质量比为2:1.5:1.5:0.75:0.5:93.75的比例配制成溶液;
b、将受到血液污染的丝织品文物浸入步骤a得到的溶液中,于40℃下浸泡30min后取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理工大学,未经浙江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7066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指示数据是否遭受干扰
- 一种雷电冲击波危害鉴定方法
- 一种发现IoT设备遭受入侵的方法及系统
- 一种攻击检测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 用早期生物标记物泛素羧基末端水解酶L1帮助诊断测定人受试者创伤性脑损伤程度的方法
- 使用早期生物标记物帮助超急性诊断和确定人类受试者中的创伤性脑损伤的方法
- 用早期生物标记物帮助确定是否对已遭受或可能已遭受头部损伤的人受试者执行成像的方法
- 使用GFAP和UCH-L1的组合辅助诊断和评价人类受试者中创伤性脑损伤的方法
- 使用胶质细胞原纤维酸性蛋白(GFAP)和/或泛素羧基末端水解酶L1(UCH-L1)帮助诊断和评价已遭受骨科损伤并已遭受或可能已遭受头部损伤诸如轻度创伤性脑损伤(TBI)的患者的方法
- 发现多个向量攻击的相似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