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长春鳊人工繁殖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471135.7 | 申请日: | 2012-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8182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08 |
发明(设计)人: | 朱爱奇;顾树信;缪小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靖江市水产技术指导站;靖江市滨江水产良种场 |
主分类号: | A01K61/00 | 分类号: | A01K61/00 |
代理公司: | 靖江市靖泰专利事务所 32219 | 代理人: | 陆平 |
地址: | 2145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长春 人工 繁殖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产养殖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长春鳊人工繁殖的方法。
背景技术
长春鳊分布全国各主要水系,其体型修长,肉质鲜美,脂肪含量低,是一种优质的中型经济鱼类。但长春鳊作为一种适合养殖发展的淡水鱼类品种,研究明显滞后,至今未见有关长春鳊人工繁殖方法的报道。本发明主要解决在人工控制的条件下进行长春鳊繁殖的方法,达到稳定生产长春鳊苗种的目的,为推广养殖长春鳊奠定种苗基础。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长春鳊人工繁殖的方法,通过加强亲鱼营养强化培育、流水刺激调控等手段,促进亲鱼性腺发育成熟与排放,规范人工催产、授精工艺,有效地突破长春鳊人工繁殖技术难题;具有操作简便、催产率和孵化率高,且能满足产业化批量繁殖要求。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长春鳊人工繁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亲鱼来源:繁殖亲鱼为灌江纳苗驯养的长春鳊或采捕的野生长春鳊;2).亲鱼选育:a、前期静水培育:挑选体质健壮、活力好、鳍鳞完整,无伤无病的后备亲鱼,放入面积在4亩以上的静水池塘中,放养密度为400-500尾/亩;后备亲鱼下池塘后3天开始投喂生物饵料;b、后期流水强化培育:到了第2年冬季,将后备亲鱼从静水池转入6亩以上的流水池培育,放养密度为300-350尾/亩;翌年的2月份开始,流水池每星期冲水2~3次,每次5-6小时;经过半年强化培育,雄、雌亲鱼性腺成熟;3).人工催产、授精:a、亲鱼选择:将成熟的雌鱼鱼体向上,稍露水面,两侧明显看到卵巢轮廓,用手轻压腹部,柔软富有弹性,雄鱼“珠星”明显,并有很强的粗糙感,鱼体腹部向上,轻压腹部两侧,有乳白色的浓稠精液流出,遇水迅速散开者为最好;b、采精、挖卵检查:用吸管吸取雄亲鱼精液激活后,在显微镜下观察精子活力情况,成熟的精子有30~50秒的快速运动时间;用挖卵器取出雌亲鱼卵样,将卵样放入培养皿中,加入透明液浸没卵样,2~3分钟后观察卵的形态,成熟的卵粒大小整齐、饱满,全部或绝大多数卵核偏位;c、配组:用于繁殖的雌、雄亲鱼性比为1∶1.0-1∶1.2;d、催产水温:人工催产操作适宜水温在20~26℃;e、催产剂注射:采用促黄体素释放激素类似物LHRH-A2、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两种催产剂配伍对亲鱼进行催产;每尾雌鱼注射剂量为LHRH-A28微克+ HCG800IU,分两次注射,第一次为LHRH-A22微克,第二次为LHRH-A26微克+HCG800IU,两次注射时间间隔为8—11小时;雄鱼第一次不注射,第二次为雌鱼的一半剂量,注射部位为胸鳍基部;f、产卵:催产激素注射后亲鱼放入水深1.2m、面积为20m2的产卵池,产卵池中保持水的流速为0.08米/秒-0.12米/秒,以刺激亲鱼性腺发育,在水温20℃-26℃下,长春鳊在10-16小时自然产卵;4).孵化管理:孵化在孵化环道中进行,孵化期间保持水的溶解氧高于4毫克/升,鱼苗出膜5-7天左右,口器、肠管形成,将鱼苗下塘进行夏花培育。 [0005] 本发明通过加强亲鱼营养强化培育、流水刺激调控等手段,促进亲鱼性腺发育成熟与排放,规范人工催产、授精工艺,有效地突破长春鳊人工繁殖技术难题,人工繁殖的催产率为89%,受精率为83%,孵化率为83.5%。具有操作简便、适用性广且能满足产业化批量繁殖要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催产记录表。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靖江市水产技术指导站;靖江市滨江水产良种场,未经靖江市水产技术指导站;靖江市滨江水产良种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7113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机散热降温装置
- 下一篇:高压粉尘防爆型三相异步电动机高压接线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