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纺织机用绕线杆无效
申请号: | 201210471341.8 | 申请日: | 2012-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42084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27 |
发明(设计)人: | 沈根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江市新丝源纺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H75/24 | 分类号: | B65H75/24;B65H75/22;B65H75/04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董建林 |
地址: | 215228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纺织机 用绕线杆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纺织机械配件,具体涉及一种纺织机用绕线杆。
背景技术
绕线杆是纺纱机上的一种专用绕线的部件,纺织机纺织出的纱线缠绕在旋转运动的绕线杆上,目前在纺纱机上安装使用的绕线杆的结构主要分为两种:第一种为长度固定且无法调节的绕线杆,此种绕线杆适用范围小;第二种为长度可调的绕线杆,但是此种绕线杆大都存在或结构复杂、或操作繁琐、或安装不牢固等缺陷。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重量轻、安装方便、结实耐用的缠纱筒。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纺织机用绕线杆,其特征在于,包括:起始杆、中间杆、终止杆,以及将前述三者首尾相接连接到一起的弹性连接带;前述起始杆、中间杆、终止杆的内部均为空腔,弹性连接带从空腔中穿过。
前述的纺织机用绕线杆,其特征在于,前述起始杆和中间杆的一端均形成有限位凸台。
前述的纺织机用绕线杆,其特征在于,前述限位凸台为棱柱形。
前述的纺织机用绕线杆,其特征在于,前述起始杆、中间杆、终止杆为棱柱形。
前述的纺织机用绕线杆,其特征在于,前述起始杆、中间杆、终止杆为四棱柱。
前述的纺织机用绕线杆,其特征在于,前述起始杆、中间杆、终止杆的棱角处做了磨圆处理。
前述的纺织机用绕线杆,其特征在于,起始杆、中间杆、终止杆采用铝合金制成。
本发明的有益之处在于:起始杆、中间杆、终止杆通过弹性连接带而首尾连接,不仅结构简单,而且十分方便安装;起始杆和中间杆的一端均形成有限位凸台,保证两两连接的稳固性;棱柱形结构,叠加到一起后,整体的外形较为整齐;整体采用铝合金制成,轻量化,可节省能源的耗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纺织机用绕线杆的一个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附图标记的含义:1-起始杆,2-中间杆,3-终止杆,4-弹性连接带,5-限位凸台,6-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具体的介绍。
参照图1,本发明的纺织机用绕线杆包括:起始杆1、中间杆2、终止杆3,以及将三者首尾相接连接到一起的弹性连接带4(空腔内的部分未画出)。起始杆1、中间杆2、终止杆3的内部均为空腔,弹性连接带4从空腔中穿过,最后在起始杆1和终止杆3的未与中间杆2连接的一端打结固定即可,所以起始杆1和终止杆3的打结端是封闭的且留有大小合适的通孔6供弹性连接带4穿过。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起始杆1和中间杆2的一端均形成有限位凸台5,更为优选的是,限位凸台5为棱柱形。当起始杆1、中间杆2、终止杆3两两套接在一起时,保证连接得稳固,尤其在绕线杆转动时仍然可以保持三者的相对静止。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起始杆1、中间杆2、终止杆3为棱柱形,更为优选的是四棱柱,当起始杆1、中间杆2、终止杆3叠加到一起的时候,相互接触的面为平面,所以叠加的比较稳固。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起始杆1、中间杆2、终止杆3的棱角处做了磨圆处理,保证了纱线与绕线杆平滑接触。
本发明的绕线杆,其起始杆1、中间杆2、终止杆3均采用铝合金制成,重量轻可节省能源耗费。
参照图1,本发明的绕线杆的使用方法为:将起始杆1从中间杆2中拔出,二者其一翻转180度叠加到一起,依次类推,最后,四根杆叠加到一起呈田字形,长度为图1所示长度的四分之一;或者还可以叠加呈日字形,长度为图1所示长度的二分之一。此种结构,可方便、快速变换绕线杆的长度。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发明,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的方式所获得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江市新丝源纺织有限公司,未经吴江市新丝源纺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7134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