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360°反光吊锤及其使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471935.9 | 申请日: | 2012-1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2797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13 |
发明(设计)人: | 王会然;张德山;陈继宏;李涛;韩雪娇;宫国慧 | 申请(专利权)人: | 鞍钢集团矿业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C15/10 | 分类号: | G01C15/10 |
代理公司: | 鞍山贝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21223 | 代理人: | 颜伟 |
地址: | 114001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360 反光 及其 使用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矿山测量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360°反光吊锤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井下矿山日常测量作业受环境、采矿工艺环节、生产进度影响,在作业区域作业时需要迅速、准确、快捷地完成作业任务。施测时首先确定已知导线点架站,然后在已知导线点(后视)上悬挂吊锤,待测点(前视)架设棱镜整平对中后进行测量。如果是井下控制测量,待测点为导线点,同时在前、后视点悬挂吊锤、架设棱镜、整平对中后进行测量;如果是碎部测量,在后视悬挂吊锤、架设棱镜,前视架设棱镜进行施测。
具体观测时,测量观测者在观测视镜中寻找悬挂的锤线和棱镜,测量跑尺人员必须在前、后视点处进行打灯照亮,观测者找到目标后测量一个回次,误差在允许范围内,进行换站施测;如果误差超出允许范围,要进行多回次测量,直到精度达到标准,才能换站,依次进行直到测量任务完成,因此井下测量时,跑尺人员在前后视来回穿棱,跑尺人员的工作量大,耗费时间也较长;前视环境安全系数不明朗,人身安全存在隐患。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360°反光吊锤,使井下矿山日常测量作业简单化,节省人力、物力,保证安全测量下的施测精度,提高施测速度,保障掘凿后序工作的顺利进行。
本发明的再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采用360°反光吊锤及其使用方法,使操作人员准确快速的完成测量任务,提高工作效率。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本发明的360°反光吊锤,其特征在于由吊线绳,与此吊线绳底端相连接的吊锤,粘贴在此吊锤外表面上的反光层所组成,所述的反光层为白色不透明反光贴纸。
所述的吊锤为垂直圆柱体和圆锥体的组合体,所述的吊线绳与所述的垂直圆柱体中心相连接,所述的圆锥体尖端为所述吊锤的最底端。
一种采用360°反光吊锤的使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测量时,测站点架设全站仪,对中整平,开机后,输入测站点信息,设置棱镜改正数为锤球半径20mm,
2)在测站点的前方、后方分别悬挂一个360°反光吊锤,此360°反光吊锤的空中位置为全站仪可视为佳,
3)操作人员用手电筒照准后方可视的360°反光吊锤,全站仪瞄准吊锤底部的尖端点,调整全站仪上的望远镜高度与吊锤上的圆柱面位置相持平,即检验后视为坐标,
4)操作人员用手电筒照准前方可视的360°反光锤球,全站仪瞄准吊锤底部的尖端点,,调整全站仪上的望远镜高度与吊锤上的圆柱面位置相持平,即可测定导线点坐标。
本发明的优点:
1)本发明在前、后视位置不用设置三脚架和棱镜,省去对中整平的时间,节省工时,提高了精度;
2)本发明在前、后视点测量人员不用两次分别去照亮垂线和棱镜,节省测量人员劳动强度;
3)本发明因为反光锤球很容易找到,测量人员在架站照亮即可,提高了测量人员安全系数;
4)本发明全站仪瞄准锤球尖和锤球圆柱面,只调全站仪竖盘微动螺旋即可,提高了测量速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使用方法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360°反光吊锤,其特征在于由吊线绳1,与此吊线绳1底端相连接的吊锤2,粘贴在此吊锤2外表面上的反光层3所组成,所述的反光层3为白色不透明反光贴纸。
所述的吊锤为垂直圆柱体和圆锥体的组合体,所述的吊线绳与所述的垂直圆柱体中心相连接,所述的圆锥体尖端为所述吊锤的最底端。
如图2所示:一种采用360°反光吊锤的使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测量时,测站点架设全站仪5,对中整平,开机后,输入测站点信息,设置棱镜改正数为锤球半径20mm,
2)在测站点的前方、后方分别悬挂一个360°反光吊锤,此360°反光吊锤的空中位置为全站仪可视为佳,
3)操作人员4用手电筒6照准后方可视的360°反光吊锤,全站仪5瞄准吊锤底部的尖端点,调整全站仪上的望远镜高度与吊锤上的圆柱面位置相持平,即检验后视为坐标,
4)操作人员4用手电筒照准前方可视的360°反光锤球,全站仪5瞄准吊锤底部的尖端点,,调整全站仪上的望远镜高度与吊锤上的圆柱面位置相持平,即可测定导线点坐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鞍钢集团矿业公司,未经鞍钢集团矿业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7193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