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转换电路及芯片有效
申请号: | 201210472164.5 | 申请日: | 2012-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3864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20 |
发明(设计)人: | 邓开平;熊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3M1/10 | 分类号: | H03M1/10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刘芳 |
地址: | 518129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转换 电路 芯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电路技术,尤其涉及一种转换电路及芯片。
背景技术
在产业应用中,需要计算模拟数字转换器(Analog-to-Digital Converter,简称ADC)的静态参数,计算ADC的静态参数需要采集ADC的输出码及对应的输入电压,但是由于ADC的传输特性曲线是多对一的对应函数,这就使得现有的测试ADC的测试电路比较繁琐,需要的测试时间非常长。
举例来说,现有技术中采用多点采样的线性阶梯直方图法或柱状图法等方法测试ADC的静态参数,如积分非线性值(Integral nonlinearity,简称INL),差分非线性值(Differential Nonlinearity,简称DNL),增益误差(Gain Error)等。
采用线性阶梯直方图或柱状图法属于统计方法,其具有随机性和粗略性,且从ADC输出的输出码并不能确定输入ADC的输入电压值。在测试ADC的过程中,只有在采样点足够多的条件下,才能有较精准的测试结果,由此导致测试时间非常长。
举例来说:对10bit的ADC,如用直方图测试法,其采样点的数量为(210)x16=1024x16=16384,采样时间会很长。
由此,如何设计一种可以缩短ADC的测试时间的转换电路成为当前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转换电路及芯片,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测试ADC需要较长测试时间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转换电路,所述转换电路包括输入单元,数字模拟转换器DAC,模拟数字转化器ADC,比较单元,校正单元及测试数据采集单元,所述输入单元,用于向数字模拟转换器DAC的输入端输入第一标准测试码集中的标准测试码;所述数字模拟转换器DAC,用于接收所述所述输入单元输入的所述标准测试码,将接收的标准测试码进行数模转换处理,并通过输出端输出转换后得到的模拟信号;所述模拟数字转换器ADC,用于通过输入端接收所述DAC输出的所述模拟信号,并将所述模拟信号进行模数转换处理,生成由数字信号构成的测试码集;所述比较单元,用于将所述ADC输出的测试码集与第二标准测试码集进行比较,若比较结果在预设的误差范围内,则所述比较单元通知测试数据采集单元;若所述比较结果超出预设的误差范围,则所述比较单元将所述比较结果输出至校正单元;所述校正单元,用于在所述比较单元中的比较结果超出预设的误差范围时,根据所述比较结果获取补偿码集,并将所述补偿码集输入至所述输入单元,以使所述输入单元根据所述补偿码集对所述第一标准测试码集进行更新;所述测试数据采集单元,用于在所述比较单元中的比较结果处于预设的误差范围内时,获取所述ADC的输入端的电压值,以根据所述电压值计算所述ADC的静态参数,其中,所述输入单元还用于:接收所述校正单元输出的补偿码集,根据所述补偿码集对所述第一标准测试码集进行更新,获取更新后的第一标准测试码集,将更新后的第一标准测试码集中的测试码输入至所述DAC的输入端。
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DAC的输出端和所述ADC的输入端通过测试板连接。
结合第一方面以及上述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标准测试码为十进制的线性阶梯码。
结合第一方面以及上述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转换电路还包括:
运算放大器,用于将所述DAC输出的模拟信号进行放大,并将放大的模拟信号输入所述ADC;
其中,所述运算放大器的第一输入端连接所述DAC的输出端,所述运算放大器的第二输入端接地,所述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ADC的输入端。
结合第一方面以及上述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测试数据采集单元包括数字转换器和寄存器,所述数字转换器用于在ADC的所述输入端采集所述电压值,并将在所述ADC的输入端采集到的所述电压值存储在所述寄存器中。
结合第一方面以及上述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测试数据采集单元,还用于获取所述DAC输出端的用于计算所述DAC的静态参数的电压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7216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便携式多功能土壤采集器
- 下一篇:折腰拖拉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