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通量微流控纸芯片即时快速检测多种人体肿瘤标志物无效
申请号: | 201210472330.1 | 申请日: | 2012-1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8099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0 |
发明(设计)人: | 于京华;王盼盼;颜梅;葛慎光;葛磊;张彦;楚成超;李伟平;刘芳;王衍虎;李龙;刘伟艳;李蒙 | 申请(专利权)人: | 济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33/574 | 分类号: | G01N33/574;G01N27/30;G01N27/4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0022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通量 微流控纸 芯片 即时 快速 检测 多种 人体 肿瘤 标志 | ||
1.本发明用碳纳米管多通道免疫微流控纸芯片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包括以下步骤:
(1)在色谱纸上用蜡打印机打印设计的通道图案,用电子控温仪器对蜡印的色谱纸进行加热,目的是将蜡烤化并使其均匀的渗透到色谱纸的内部,从而在未印蜡的部位形成亲水通道;
(2)选择病人体内的某几种肿瘤标志物作为抗原,并制备与抗原一一对应的抗体;
(3)采用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的抗体作为二抗,便于检测电化学信号;
(4)将纳米材料修饰于处理后的纸芯片通道上,用以提高微流控纸芯片的导电性,提高其灵敏度;
(5)在步骤(4)之后修饰用于捕捉抗体的壳聚糖等多糖类;
(6)处理好的微流控纸芯片需要与丝网印刷电极相结合检测电信号;
(7)丝网印刷电极在使用前需要用抛光粉打磨光滑,备用。
2.本发明所述电极为多电极体系形成的多通道免疫,多通道数量可以在2—8之间;
本发明所述纳米材料包括石墨烯、碳纳米管、金纳米离子、金属氧化物、半导体等等;
具体实施步骤包括:
(1)手动印刷本实验所用胶片电极,并用三氧化二铝抛光粉将电极打磨光滑,备用;
(2)使用蜡打印机打印设计好的图案,并使用电子控温仪器对印蜡的色谱纸进行加热,使蜡均匀的渗透到色谱纸内部,未印蜡的区域形成微流控纸芯片通道;
(3)选用多壁碳纳米管,用硝酸和硫酸的混合酸酸化碳纳米管,使其带羧基;
(4)将100-200微升酸化的碳纳米管溶液滴到通道区域;
(5)待碳纳米管溶液在纸上完全干燥后,在通道区域滴加10-100微升的壳聚糖溶液;
(6)待壳聚糖溶液在纸上与碳纳米管结合完全,并稳定吸附于纸上后,通道区域滴加10-100微升的戊二醛溶液,并等其自然干燥;
(7)用pH为6.8的Tris-HNO3缓冲溶液冲洗三次,冲洗方法为:正面滴加缓冲溶液,在反面用吸水纸引水;
(8)缓冲溶液干透后,在通道区域的两端分别滴加1-10微升的两种不同种类的一抗;
(9)重复步骤(7),洗去未吸附或吸附不牢固的抗体;
(10)待一抗溶液在a区域吸附稳固后,再滴加20-100微升的牛血清白蛋白溶液;
(11)重复步骤(7);
(12)在通道区域滴加与步骤(8)中分别相对应的1-10微升的抗原,使其反应完全;
(13)在反应完全后,立即重复步骤(7);
(14)缓冲溶液洗脱后即可在通道区域滴加相对应的5-20微升的二抗,使其充分反应;
(15)之后立即重复步骤(7);
(16)在完成最后一步洗涤后,将微流控纸芯片通道放置于制备好的胶片电极上,并滴加一定浓度的双氧水,立即用电化学工作站进行检测,至此即可根据显示的电流值准确测定样品中抗原的浓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济南大学,未经济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72330.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双列调心圆锥滚子轴承
- 下一篇:第三代调心滚子轴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