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能提高速比调节精度的带式无级变速器的速比控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10472861.0 | 申请日: | 2010-11-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3717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20 |
发明(设计)人: | 张兰春;贝绍轶;赵景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技术师范学院 |
主分类号: | F16H9/18 | 分类号: | F16H9/18;F16H61/32;F16H61/662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江海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14 | 代理人: | 汤志和 |
地址: | 213001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提高 速比 调节 精度 无级 变速器 控制 装置 | ||
本申请是分案申请,原申请的申请号:201010538238.1,申请日:2010年11月10日,发明创造名称:带式无级变速器的速比控制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带式无级变速器的速比控制装置,主要用于采用无级变速器的汽车和摩托车,也可应用于其他需要以带式无级变速方式传递动力的场合。
背景技术
汽车变速器必须适应车辆在起步、加速、行驶以及克服各种道路障碍等不同行驶条件下对驱动车轮牵引力和车速的不同要求。为了充分利用发动机的功率,提高燃料经济性以及改善汽车的排放性能,理想的汽车变速器应具有无级变化的传动比并能进行速比优化控制。
目前在汽车及摩托车上使用的无级变速器大多为带式无级变速器,而采用的速比控制方式主要包括两种:一种为应用于金属带式无级变速器的电控液压调节方式,另一种为应用于橡胶带式无级变速器的转矩凸轮机械调节方式。其中,在无级变速器的传递容量允许范围内,电控液压调节能够提供连续变化的速比,为提高发动机平均效率和汽车燃油经济性提供了可能。但是液压执行机构效率较低,研究表明,金属带式无级变速器的功率损失中,液压系统约占60 %,而金属带摩擦传动仅占30 %左右,同时液压执行元件加工精度要求较高,导致成本较高;而采用转矩凸轮机械调节方式,无级变速器的速比变化一般都伴随着发动机工况的改变,即不能使发动机维持在最佳工作区域而只需调节无级变速器的速比来满足负载变化的要求,速比调节精度不能控制。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出一种既能提高传动效率又能提高速比调节精度的带式无级变速器的速比控制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带式无级变速器的速比控制装置,包括:直流电机、用于控制该直流电机的输出轴的转向和旋转角度的控制器、使用时连接发动机输出轴的动力输入轴、设于该动力输入轴上的主动带轮、使用时与车辆传动轴传动连接的动力输出轴、设于该动力输出轴上的从动带轮、连接所述主动带轮和从动带轮的V型传动带;所述主动带轮包括:固定在所述动力输入轴上的主动带轮定盘、设于主动带轮定盘右侧且空套在所述动力输入轴上的主动轴套、空套在该主动轴套上的主动带轮动盘、设于所述主动带轮动盘右侧的用于控制主动带轮动盘在主动轴套上左右位移的第一位移控制机构;所述主动带轮定盘和主动带轮动盘为圆锥台形,主动带轮定盘和主动带轮动盘的顶面相对设置;所述从动带轮包括:固定在所述动力输出轴上的从动带轮定盘、设于从动带轮定盘的左侧且空套在所述动力输出轴上的从动轴套、空套在所述从动轴套上的从动带轮动盘、设于所述从动带轮动盘左侧的用于控制从动带轮动盘在从动轴套上左右位移的第二位移控制机构;所述从动带轮动盘和从动带轮定盘为圆锥台形,从动带轮动盘和从动带轮定盘的顶面相对设置;所述直流电机适于通过经所述第一、第二位移控制机构同时控制所述主动带轮动盘和从动带轮动盘同向等量位移。
所述第一位移控制机构包括:空套在主动轴套上且设于主动带轮动盘右侧面上的第一平面轴承、设于第一平面轴承右侧的空心的第一螺旋丝杆、螺纹配合于第一螺旋丝杆上的第一螺母,该第一螺母同心固定在一传动齿轮的内圈;所述直流电机的输出轴上设有主动齿轮,该主动齿轮与所述传动齿轮啮合;所述第一螺母的左侧面顶在第一平面轴承的右侧面上;所述动力输出轴为空心轴;所述第二位移控制机构包括:通过滚针轴承设于所述动力输出轴内的第二螺旋丝杆、设于该第二螺旋丝杆右端的从动轮、啮合于该从动轮和所述主动齿轮之间的中间惰轮、螺纹配合于所述第二螺旋丝杆左端的第二螺母、设于从动带轮动盘左侧面上且空套于所述从动轴套上的第二平面轴承;所述第二螺母的右侧面顶在第二平面轴承的左侧面上;所述动力输入轴的右端设有固定的第三平面轴承,所述第一助力弹簧弹性设置在该第三平面轴承与所述第一平面轴承之间;所述主动带轮定盘、主动带轮动盘、从动带轮动盘和从动带轮定盘的大小、形状一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技术师范学院,未经江苏技术师范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7286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耐火材料预制件膨胀缝制作方法
- 下一篇:X射线管电子束聚焦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