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环保耐磨自润滑轴承材料板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473097.9 | 申请日: | 2012-1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4170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27 |
发明(设计)人: | 王明祥;朱豪;赵虎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江市明阳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15/082 | 分类号: | B32B15/082;B32B27/18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维益专利事务所 32211 | 代理人: | 王凌霄 |
地址: | 215216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环保 耐磨 润滑 轴承 材料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自润滑轴承材料,尤其涉及一种环保耐磨自润滑轴承材料板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干摩擦轴承是一类在运转过程中不需要从外部给轴承部补充润滑油的轴承。干摩擦轴承材料大体可分为三类:塑料类、金属类和陶瓷类。塑料类又分为单一塑料类和钢背-塑料复合材料两种类型的轴承。
塑料类轴承材料应用最多的是聚四氟乙烯系轴承。聚四氟乙烯的优点是,摩擦系数小和耐药品性优异,其不足之处是,热导性差、热膨胀系数大、耐磨性与抗蠕变性差。因此,为了改善聚四氟乙烯的特性和增高其稳定性,在聚四氟乙烯中添加了种种填充材料,将其衬以钢背,制成钢背-聚四氟乙烯复合材料。从而,从根本上改进了聚四氟乙烯的性能,组成了一种较为合理的干摩擦轴承材料。所以聚四氟乙烯填充改性,在摩擦材料制备过程中处于很重要的位置。
在聚四氟乙烯制品中,填充聚四氟乙烯制品是产量最大的一种。在国外,填充一般由聚四氟乙烯树脂生产厂家完成。而在我国由于聚四氟乙烯树脂生产技术落后于加工技术,聚四氟乙烯填充技术都是在加工厂家完成,通过在聚四氟乙烯树脂中添加无机物、金属类和高聚物类等填料,可以改善聚四氟乙烯的耐压性、耐磨性和冷却性。其中添加了金属铅,对环境危害较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无危害且耐摩擦的一种环保耐磨自润滑轴承材料板制备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环保耐磨自润滑轴承材料板,由底层、中间层和表层自下而上叠加而成,所述底层为0.5-3.0mm厚的08F冷轧钢板,所述中间层为0.1-0.3mm厚的锡青铜粉,所述表层为0.01-0.06mm厚的改性聚四氟乙烯材料;
优选地,所述改性聚四氟乙烯材料由所占总体改性聚四氟乙烯含量5-10%玻纤、8-15%石墨、10-17%硬碳以及58-77%聚四氟乙烯混合而成。
一种权利环保耐磨自润滑轴承材料板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首先通过常规电镀工艺对钢板进行镀铜;(b)接着采用网带烧结炉烧结铜粉;(c)然后采用真空烧结炉烧结改性聚四氟乙烯层;(d)最后采用通用轧机进行精密轧制。
优选地,所述步骤(a)中镀层厚度为5-10 um。
优选地,所述步骤(b)中的烧结温度为900±5℃。
优选地,所述步骤(c)中的烧结温度为380±5℃。
优选地,所述步骤(d)所述精密轧制厚度控制在±0.05m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之处在于:这种环保耐磨自润滑轴承材料板制备方法使纯聚四氟乙烯变为改性聚四氟乙烯,改性聚四氟乙烯材料符合环保要求,不含有汽车产品禁用的有害物质,适应干摩擦条件要求,摩擦系数0. 3,磨痕宽度小于6mm,比纯聚四氟乙烯耐压性提高5-10倍,耐磨性提高1000倍,线性膨胀系数降低80%,导热性提高5倍,适于广泛运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
一种环保耐磨自润滑轴承材料板,由底层、中间层和表层自下而上叠加而成,所述底层为0.5-3.0mm厚的08F冷轧钢板,所述中间层为0.1-0.3mm厚的锡青铜粉,所述表层为0.01-0.06mm厚的改性聚四氟乙烯材料;其中,所述改性聚四氟乙烯材料由所占总体改性聚四氟乙烯含量5-10%玻纤、8-15%石墨、10-17%硬碳以及58-77%聚四氟乙烯混合而成。
一种环保耐磨自润滑轴承材料板制备方法,其制造工艺步骤如下:
(a)首先通过常规电镀工艺对钢板进行镀铜,镀层厚度为5-10um;
(b)接着采用网带烧结炉烧结铜粉,温度为900±5℃;
(c)然后采用真空烧结炉烧结改性聚四氟乙烯层,温度为380±5 ℃;
(d)最后采用通用轧机进行精密轧制,厚度尺寸控制在±0.05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江市明阳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吴江市明阳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7309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