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升力振翼器无效
申请号: | 201210474232.1 | 申请日: | 2012-1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23304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13 |
发明(设计)人: | 李先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先强 |
主分类号: | B64C33/02 | 分类号: | B64C33/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36000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升力 振翼 | ||
所属的技术领域
本发明航空工业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人类历史上,人类制作的能升力的方法有几种:一、气体重力相差升力法,常见的有气艇、热气球;二、旋转翼升力法,常见的有直升飞机;三、斜翼高速前进升力法,也就是我们常见的固定翼展飞机;四、喷射推动升力法;五、振翼式升力法,这种方法也在人们制作的各种玩具和模型中见到。
振翼法的升力机器应用于实际用途很少,一般是用于玩具,因为现今人们制作的振翼器的机器动力转化成升力的转化率低,很快会把燃料或电力用完,这不如用一般的旋转翼或固定翼机器。但是,振翼器有其它升力器没能达到的优点,例如它有与鸟或其它昆虫相同的飞行动作和形状,这个优点不论在娱乐玩具或民用、军事侦察方面都大有发展前景。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一般振翼器发动机或马达动力转化率不高的缺点,本人发明了一种最好的振翼器,这种振翼器的发动机或马达的转动力转化成升力的转化率高并且声音小、重量轻、耗能小,使它能应用到娱乐、民用摄像、军事侦察甚至载人飞行。
本发明解决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在发动机或马达转动轴上设置曲轴和连杆,发动机下部设置缸筒和活塞,连杆连接曲轴和活塞使发动机或马达的转动轴的转动的运动特点变为下部的活塞在缸筒内的上下的往复运动的特点,再在活塞上横插一撬杆,于是撬杆就能上下往复地撬动两块有支点的翼块产生振翼动作,翼块上有弹性胶块和硬骨,翼块向上运动时翼块由于重力的拉力而使胶块弹性弯缩而受到空气的阻力小,翼块向下运动由于翼块上的硬骨阻碍弹性胶块只能张开不能弯缩而受到空气阻力大,这样就产生了向上的升力。
本发明的振翼动作是采用马达或发动机转动轴转动曲轴通过连杆带动活塞上下运动产生的,这样的传动过程是圆轴与圆筒的转动关系,没有产生任何机械的碰撞,动能转化率高。我们可以用另一种方法说明运动转变过程,如一般的发动机内部都是缸筒内活塞上下运动通过连杆带动曲轴变为转动轴的转动,本发明的装置相反地把转动轴的转动变为活塞的上下运动。一般振翼器都是采用卡轴、凸头刮动法产生上下的振翼动作,这样的动作产生很大的碰撞和摩擦,碰撞和摩擦不但产生很大的声响而且浪费了能量。摩擦力是不能避免的,但是本发明的振翼器中的传动连接部位大都是轴与圆筒的关系,可以做的很顺滑,如果再加上润滑油就能把摩擦力减到再小的限度。我们知道,用于军事侦察的飞行器要声音小甚至无声,这样不会引起敌人的注意,本发明如果采用电马达作为动力,那么制作成飞鸟或创蝇,不会发出噪音,将完成重大的侦察任务。
本发明的升力振翼器中发动机或马达产生产的转动通过曲轴和连杆的传动变成活塞的上下运动,这样振翼动作就很容易产生了。但是怎样做到振翼动作也不能产生机身械的碰撞和大量的摩擦呢?活塞上的撬杆同时撬动两块反方向伸出的翼块,每块翼都有支点轴,两块翼的一头都有一个长形卡口卡进撬杆,也就是说撬杆是两翼块卡口的交接点,这样当活塞上下运动时,两翼块在固定支点的作用下同时上下产生振翼动作。在撬杆随活塞上下运动的过程中,由于翼块上的支点是固定的,撬杆与支点的距离不断重复变化,而翼块连接支点与撬杆,因此撬杆也在两翼块的卡口内往复运动,这样的运动也不产生任何碰撞。
本发明的翼块设计为弹性胶块加硬骨架结构,硬骨的骨节连接点在胶块的上部,于是整条硬骨可以向下弯折,但如果向上弯折时由于骨节与骨节的接合处下部有胶块沾合而只能弯伸到骨节与骨节刚好紧密接合就不能动了,这样的硬骨架和弹性胶块沾合在一起构成翼状结构使翼向上运动时翼的面积缩小,向下运动时翼的面积增大,如果翼块不断振动就向上扇动很小的气流而向下扇动很大的气流产生很大的升力。我们可以发现,虽然我们把翼设计的如此巧妙,但是翼向上运动时还是要克服少量的空气阻力做功,这就是振翼器浪费能量的重要原因,这使人类不采取振翼飞行器进行运输,但本发明的振翼器采用无碰撞传动和硬骨加胶块结构翼能把浪费能量减少到最小的限度,这已经是人类能做到的极限了。
本发明的振翼动作是不是已经是鸟类的扑翼动作呢?严格地说,人类到目前为止还不能制造出与鸟类相同的扑翼机器。鸟类的扑翼动作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鸟类的翅膀上有骨胳、肌肉、皮肤、神经、羽毛,鸟类的扑翼过程是一个由大脑控制的不规则的运动,翅膀上的神经能感知空气压力的大小而由大脑作出扑翼的力度大小和幅度,它随时可根据风力和空气阻力而改变扑翼的方式。人类制作的机器是一个有规则地上下振动的振动器,这不能称为扑翼。
本发明装置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升力振翼器耗能小、空中工作时间长、噪音小、模仿鸟或昆虫时不易被识别,可以用于民用或军事侦察。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先强,未经李先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7423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面板外围连接结构及显示装置
- 下一篇:一种压杆式液晶屏检测连接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