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接管小车有效
申请号: | 201210474243.X | 申请日: | 2012-1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2191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13 |
发明(设计)人: | 谷兴海;习杰;罗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兴河北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D13/10 | 分类号: | B22D13/10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夏正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017 | 代理人: | 韩登营;张焕亮 |
地址: | 056000 河北***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接管 小车 | ||
所属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适用于大口径铸管的接管装置,其更适用于热模离心机配套、适应不同规格铸管的接管小车。
背景技术
目前,常用的大口径铸管接管装置根据有无驱动分为无驱动接管装置和有驱动接管装置两种。较早应用的是液压驱动式托辊,属于驱动式接管装置,当铸管拔出时,顶起接管;当铸管取走后,落下给下一次拔管让位,如文献《离心球墨铸铁管工艺及装备》P133所示。这种方式存在操作复杂,需要泵站,结构复杂等不足。
为了避免上述不足,后改为无驱动不可调接管小车方式,其位于离心机末端,当铸管拔出时作为一个支点使用,其结构简单、性能可靠,但不能调整高度,无法适应多种规格铸管的需求;再改为三点可调斜面方式,利用斜面倾斜角度的变化,改变接管高度,以适应不同规格的需求,但存在调节、操作不方便以及高度调整不好把握等缺点。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的接管装置的上述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接管小车,它操作方便,高度易于调整和控制,系统刚性好,可靠性高,易于维护。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中间架2一端通过左支座3和左销轴4与左连杆5铰接,左连杆5与行车架6铰接。另一端通过右支座17和右销轴16与右连杆15铰接,右连杆15与行车架6铰接;螺杆套支座12下端与行走车架6固定,上端与螺杆套11铰接,螺杆套11空套在丝杠13上,丝杠13与螺母14螺旋连接。所述的右连杆15中间与螺母14铰接。丝杠13的右端固定手轮18。行走车架6的下端铰接车轮7,车轮7坐在轨道8上。
本发明高度调整方便、可控性好,结构简单、紧凑,系统刚性好、可靠性高、易于维护。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主视图;
图2是本发明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2中,1.铸管,2.中间架,3.左支座,4.左销轴,5.左连杆,6.行走车架,7.车轮部装,8.轨道,11.螺杆套,12.螺杆套支座,13.丝杠,14.螺母,15.右连杆,16.右销轴,17.右支座,18.手轮,19.卸砂孔。
图1所示位置为本发明最低点工位时的状态。中间架2一端通过左支座3和左销轴4与左连杆5铰接,左连杆5与行车架6铰接。另一端通过右支座17和右销轴16与右连杆15铰接,右连杆15与行车架6铰接;螺杆套支座12下端与行走车架6固定,上端与螺杆套11铰接,螺杆套11空套在丝杠13上,丝杠13与螺母14螺旋连接。所述的右连杆15中间与螺母14铰接。丝杠13的右端固定手轮18。行走车架6的下端铰接车轮7,车轮7坐在轨道8上。
所述的中间架2上有斜面阶台,以使铸管1推出时提供有利的支撑;还可以适应不同规格铸管使用。
所述的中间架2上有卸砂孔19,以排除铸管1的芯砂。
其工作过程简述如下:当铸管1拔出接触本发明的中间架2时,随着铸管1的拔出,铸管1沿中间架2的斜面滑动微微抬起。在行走车架6和车轮7的共同作用下,本发明和铸管1一起往后移动,到指定位置后由吊具将铸管1取走。
当用于不同规格的铸管1时,可以通过旋转手轮18调整中间架2的高度。具体调整方法为:旋转手轮18带动丝杠13旋转,螺杆套11空套在丝杠13并和螺杆套支座12共同作用提供轴向定位,螺母14在丝杠13上做螺旋运动,从而拉大了螺母14和螺杆套11之间的距离,由于螺杆套支座12、右支座17与行走车架6固定连接,进而带动右连杆15和左连杆5绕右销轴16顺时针转动,带动中间架2平动提升,这样就可以调整中间架2的高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兴河北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新兴河北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7424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海上风电整机浮运方法
- 下一篇:自动化养蚕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