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模量的沥青改性剂、其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210476004.8 | 申请日: | 2012-1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4279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27 |
发明(设计)人: | 洪锦祥;黄冲;刘至飞;徐静;陈香;邓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博特新材料有限公司;江苏苏博特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江苏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姜堰市博特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95/00 | 分类号: | C08L95/00;C08L51/06;C08L23/08;C08L23/06;C08L23/30;C08K3/04;C08K3/34;B29C47/92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翼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112 | 代理人: | 蒋家华 |
地址: | 211103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模量 沥青 改性 制备 方法 及其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模量的沥青改性剂、其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属于节能环保型道路沥青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近年来,我国沥青路面处于高速建设期,随着交通荷载日益增加以及夏季高温突出,沥青路面出现了大量的车辙、开裂等破坏现象。在城市道路的公交车停车站、十字路口与高速公路等地方,车辙现象十分普遍。车辙不仅影响了行车安全性,而且大大降低了路面的使用寿命,造成建设投资的浪费。
现有研究成果表明,提高中、上面层沥青混凝土的模量能够大大提高沥青路面的高温性能与抗裂性能,降低沥青路面的车辙与开裂风险几率。因此,众多科研机构均进行了高模量沥青混凝土的试验与高模量沥青改性剂的开发研究。所谓的高模量沥青混凝土是指在45℃的温度条件、10Hz加载频率时其动态模量大于2000MPa。而高模量沥青改性剂是提高沥青混凝土的模量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
法国产品PR MODULE与德国产品Duroflex能提高沥青路面的抗车辙性能,但是价格贵。国内有一些抗车辙剂产品,价格较为便宜,但是性能不稳定。
中国专利CN 102174265 A高模量高强度抗车辙剂添加剂及其制造方法和应用,其中添加剂是由可交联聚乙烯、无规聚丙烯、增粘剂、丁苯橡胶、纤维混合组成。该产品高温性能优异、低温性能较好,其不足之处是:无规聚丙烯树脂熔点高,与沥青相容性差,难以均匀分散与沥青混合料中,其使得沥青混合料的拌合温度提高了20℃以上,每锅沥青混合料的拌合时间会增加10-15s,大大降低了生产效率。
中国专利CN200810132714.2高模量沥青混凝土添加剂采用的原料包括聚乙烯、聚酯、聚丙烯、聚氯乙烯、氯化聚丙烯、橡胶、沥青、纤维素、助剂组成,原材料众多,另外沥青需要单独的加热与计量设备,工艺十分繁琐。
目前市面上出现的以及以上专利所报道的抗车辙剂与高模量沥青改性剂均存在施工中沥青混合料拌和温度高时间长等现象,拌合温度往往比普通沥青混合料高出15-30℃,大大增加了能耗,同时混合料容易板结,实际工程中很难碾压密实。把温拌技术引入到高模量沥青混凝土中的技术鲜有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模量的沥青改性剂、其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高模量的沥青改性剂,其原料包括:聚合物树脂100份、蜡基聚合物40~60份、增容剂5~20份、接枝剂2~8份、紫外光屏蔽剂2~6份、填料10~50份,所述聚合物树脂为低密度聚乙烯和线性低密度聚乙烯任意配比的混合物,所述份数为质量份数。
为了提高产品的耐温性能、分散性等性能,所述低密度聚乙烯(LDPE)和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的质量比为1∶(0.1~15)。优选,所述低密度聚乙烯(LDPE)的数均分子量为5-7万,190℃、2.16Kg负荷下,熔融指数为0.2-10g/10min;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的数均分子量为6-12万,190℃、2.16Kg负荷下,熔融指数为0.2-10g/10min。LDPE、LLDPE既可以为新料也可以为再生料。
为了提高产品性能,所述的蜡基聚合物为聚乙烯蜡或氧化聚乙烯蜡中一种或两种以上任意配比的混合物;所述的增容剂为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VA),所述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原料中醋酸乙烯(VA)的质量含量优选为14%-26%;所述的接枝剂为马来酸酐,细度为40-100目;所述的紫外光屏蔽剂为炭黑,细度为400-1000目;所述的填料为蒙脱土,细度为200-800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博特新材料有限公司;江苏苏博特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江苏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姜堰市博特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博特新材料有限公司;江苏苏博特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江苏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姜堰市博特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7600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矩形照射光斑的透镜设计方法
- 下一篇:一种削弱充电电压过冲的方法及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