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自转式切焦器有效
申请号: | 201210476167.6 | 申请日: | 2012-1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40327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29 |
发明(设计)人: | 林达镛;吕长兵;王有;张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襄阳航生石化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0B33/00 | 分类号: | C10B33/00;C10B43/04;C10G9/16 |
代理公司: | 襄阳嘉琛知识产权事务所 42217 | 代理人: | 严崇姚 |
地址: | 441003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转 式切焦器 | ||
1.一种自转式切焦器,包括钻杆连接部件(1)、水动力部件(9)和除焦部件(12),钻杆连接部件(1)与水动力部件(9)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节流调速部件(10)和切换部件(13);节流调速部件(10)设置于水动力部件(9)与除焦部件(12)之间,由调速器本体(10-1)和针阀(11)构成,调速器本体(10-1)上端通过键和螺母与水动力部件的旋转曲轴(7)下端连接,调速器本体(10-1)与旋转曲轴内进水孔中心线水平位置设有与旋转曲轴(7)内进水孔贯通的环形槽,调速器本体(10-1)还设有与旋转曲轴(7)内出水孔贯通的通孔,该环形槽与通孔之间设有隔断密封件,调速器本体(10-1)下端面通过螺栓与除焦部件(12)连接,调速器本体内周水平方向布置了二个夹角为九十度的进水孔,分别与切换部件(13)的切换盘(23)外周相对应,在二个进水孔的外侧分别布置了二组针阀(11);切换部件(13)主要由筒体(14)、切换盘(23)、切换块(24)、切换凸轮(15)、单向轴承(27)、切换轴(22)、碟簧组件(16)、定位盘、安装座(28)构成,切换部件装于除焦部件安装体中心阶梯形的垂直通孔内,用螺栓将切换部件与除焦部件的安装体下端面连接,筒体(14)内上端装有切换凸轮(15),切换凸轮(15)上端为与切换凸轮(15)一体的环形活塞,环形活塞与筒体(14)内圆和切换轴(22)外圆之间以橡胶密封圈组成二个动密封,切换凸轮下端外周为二条凸轮槽,与筒体(14)内侧布置的二个小轴(26)滚动配合,切换凸轮(15)下端内装有单向轴承(27),单向轴承(27)外环与切换凸轮(15)内腔紧配合,单向轴承(27)内环与切换轴(22)以花键作滑动配合,切换凸轮(15)下端装有穿过切换轴(22)外圆的碟簧组件,切换轴(22)上端以花键与切换盘(23)联结,切换盘(23)上装有两个切换块(24),切换轴(22)下端装有定位盘,切换轴(22)通过滚动轴承固定在安装座(28)内,安装座(28)通过螺栓与筒体(14)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转式切焦器,其特征是:所述的除焦部件(12)由安装体(12-1)、切焦喷嘴和钻孔喷嘴构成;安装体(12-1)上端通过螺栓与调速器本体连接,安装体(12-1)外周布置了四个或两个切焦喷嘴,下端布置了四个钻孔喷嘴,中间布置了切换部件;安装体(12-1)内上端布置有五个通孔,其中,中心为阶梯形的中心垂直通孔,中心垂直通孔外沿按九十度均分布置了二个斜向通孔和二个垂直通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自转式切焦器,其特征是:所述的钻杆连接部件主要由防松法兰、连接座、弹性元件、密封座、密封元件构成;防松法兰通过螺栓与连接座连接,连接座的贯眼螺纹与钻杆连接,连接座下端通过螺栓与密封座连接,密封元件装于密封座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自转式切焦器,其特征是:所述的水动力部件(9)为低速轴转式五星轮水液压马达,主要由一个马达外壳(8)、五个活塞(9-1)、一个五星轮(9-2)、一个旋转曲轴(7)、若干个密封单元和轴承构成;马达外壳(8)与钻杆连接部件的密封座以螺栓连接,旋转曲轴(7)上端与密封座(5)中间以密封元件组成动密封,旋转曲轴(7)下端通过键和螺纹与调速器本体(10-1)连接;旋转曲轴(7)中段为曲轴部分,曲轴部分的外圆与五星轮(9-2)内圆配合,五星轮(9-2)外周的五个平面分别与五个活塞(9-1)的裙部平面配合,在曲轴部分的外圆布置有二条配液槽,其中一条为进水槽,另一条为出水槽,旋转曲轴(7)为中空式中空流道,中空流道为除焦水主流道,在主流道与曲轴外圆中间布置有二个通孔,一个为进水孔,另一个为出水孔,进水孔、出水孔的上端分别与进水槽、出水槽贯通,进水孔、出水孔的下端分别与节流调速部件的环形槽或孔贯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转式切焦器,其特征是:所述的切焦喷嘴的切焦整流器和钻孔喷嘴的钻孔整流器分别为十三和十一等分的网格型整流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襄阳航生石化环保设备有限公司,未经襄阳航生石化环保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76167.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云母增强聚丙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LED护栏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