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节能环保的供暖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10476577.0 | 申请日: | 2012-1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36705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10 |
发明(设计)人: | 夏晨曦 | 申请(专利权)人: | 保定圣特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D13/04 | 分类号: | F24D13/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71051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节能 环保 供暖 装置 | ||
技术领域:节能环保的供暖装置,属生活用品领域。
背景技术:我国北方冬季寒冷,供暖是民生所必须的。我国的南方是非供暖区,由于近二十年来南方大部分地区冬季阴冷潮湿,除海南省外的所有地区,人们也在用不同方法取暖抵御长达数十天的低温。
目前我国民众冬季取暖的方式,在城市是以燃煤集中供暖为主要。在城市集中供暖盲区和城乡结合部,人们不得不用落后的燃煤炉子取暖。少部分富裕家庭用空调或电油汀暖器取暖。在广大的农村,基本上还是一家一户的烧煤炉取暖,这种取暖方式造成的浪费和污染是巨大的。城市集中供暖也是城市污染和碳排放的主要污染源之一。例如,2009年北京市共燃煤2700万吨,冬季供暖就占23%约630万吨,占全年碳排放的23.33%。2010年北京开始禁止燃煤供暖,天津,河北,甘肃也开始禁止燃煤供暖。为此,发明一种节能环保的供暖装置是非常必要的。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发明内容:节能环保的供暖装置,其特征在于:
按照供暖面积的大小设计一个节能加热器,在每个房间安装高效的散热器,散热器与加热器用管道连接,从加热器的出水口安装一个水泵,70℃~90℃的热水,通过管道进入散热器,散热器将热量散到房间,散热器的出水口与加热器的进水口相连,回水到加热器再次加热;
加热器的结构为一个圆柱体的容器,直径200mm~1000mm,高为200mm~1500mm,材质为不锈钢板或碳钢板或铝合金板,板的厚度为3mm~10mm,容器分为两层,上下层中间加一层隔板,在隔板上钻有若干个为Φ10mm~Φ50mm的孔,将隔板焊接在容器中间,位置在距底部20mm~100mm的位置;做若干根直径为10mm~50mm的紫铜管,铜管壁厚0.4mm~3.0mm,长度为100mm~1400mm,铜管的一端用相同材质的铜板焊接密封,从另一端注入20~2000ml重量百分比20%PTFE+20%联苯+40%丙酮+20%苯后抽真空至-0.1kg后密封;将管插入隔板的孔中焊接密封,在容器的下部安装电加热管,功率为100W~10000W,并注入体积为90%容器体积的20#机油,密封;在容器的上部安装一个出水口和阀门,中部安装一个进水口和阀门,在出水口阀门前安装一个小型水泵;加热器外加5cm的保温材料,保温材料外加铝合金或塑料板包裹装饰;散热器的结构为,下联箱管的截面为矩形,矩形的宽为10mm~200mm,高20mm~300mm,下联箱管长为200mm~2000mm,在下联箱管的入水口和出水口各安装一个阀门,下联箱管外层加3cm厚的保温材料,保温材料外用铝合金板或塑料板装饰材料包裹,在下联箱管的上面打若干个孔,孔的直径为Φ10mm~Φ50mm,在孔里插入若干个散热片,散热片的中心管为Φ10mm~Φ50mm的钢管或铜管,一端用与管相同材料的钢板或铜板焊接密封,从另一端向管内注入10~200ml体积百分比40%乙醇+30%丙酮+30%乙醚后抽真空至-0.1kg后密封;在钢管或铜管外装上市场销售的铝合金散热片,把若干根带铝合金散热片的钢管或铜管插入下联箱管的孔里焊接密封,上联箱管用普通铝型材连接;用水管将各房间里散热器的下联箱管和加热器出水口相连接;
在加热器中加满水,插入电源,20#机油升温至100℃以上加热器中的铜管发热,将加热器上部水箱中的水加热,水温升至70℃~90℃时开启小型水泵,通过管道流入散热器的下联箱管,此时插入下联箱管中的带散热片的钢管或铜管的活性物质被激活,温度迅速升高,散热片向室内散热;为200m2供暖,加水的量仅为40kg,是普通集中供暖加水量的20%;为此,节能效果显著。
按照供暖面积的大小设计一个节能加热器,在每个房间安装高效的散热器,散热器与加热器用管道连接,从加热器的出水口安装一个水泵,70℃~90℃的热水,通过管道进入散热器,散热器将热量散到房间,散热器的出水口与加热器的进水口相连,回水到加热器再次加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保定圣特电器制造有限公司,未经保定圣特电器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7657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拖把轴固定结构以及装配方法
- 下一篇:新型羽绒吸绒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