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降低或脱除虾中过敏原的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210477089.1 申请日: 2012-11-21
公开(公告)号: CN102940019A 公开(公告)日: 2013-02-27
发明(设计)人: 陈芳;龙芳羽;胡小松;廖小军;吴继红 申请(专利权)人: 中国农业大学
主分类号: A22C29/02 分类号: A22C29/02
代理公司: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5 代理人: 关畅
地址: 100193 *** 国省代码: 北京;1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降低 脱除 过敏原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降低或脱除虾中过敏原的方法。

背景技术

食品过敏原问题属于食品安全范畴。作为食源性疾病的一种,食物过敏已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过敏性疾病影响全世界近四分之一人口的健康,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21世纪重点防治的三大疾病之一。根据流行病学调查,美国每年约有2%~2.5%的人发生食物过敏,儿童及婴幼儿的发病率约5%~8%,在2004年食品企业的召同产品中,过敏性食品比例就达47%。

在联合国粮农组织提出的八大类易过敏食物中,虾蟹等甲壳类水产品及其制品是最重要的一类。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水产品的消费量逐渐增加,人均每天的水产品消费量从1980年的14.37克增至2007年的71.32克。而消费者由于食用水产品导致的过敏却时有发生,临床上表现为荨麻疹、哮喘、腹痛和腹泻等多种症状,严重的可导致休克,甚至危及生命。因此,亟待开发降低或脱除水产品中过敏原的加工技术,对于发展水产品加工业,保护公众健康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早在1981年Hoffman等人就报道了虾中分子量为36kD的蛋白质是引起过敏反应的主要蛋白质。后来经进一步研究表明,虾类过敏原主要为原肌球蛋白(Tropomyosin,TM),是分子量为36kD的酸性糖蛋白,等电点4.5左右。由于食物过敏原对酸和热的作用有一定的耐受性,常规的加工处理很难达到清除过敏原的要求。目前,用于降低虾过敏原的方法主要是酶法,较多的利用胰蛋白酶、胰凝乳蛋白酶等水解虾蛋白,脱除过敏原,从而得到无过敏原或低过敏原的虾产品;但经酶处理后有时会产生苦味肽,降低虾蛋白的质量,影响产品的感官品质。利用木瓜蛋白酶水解虾蛋白,在降低或脱除过敏原的同时不产生苦肽;但该方法必须将虾仁与水制成较稀虾肉浆与酶充分作用才能脱除过敏原。该法制成的产品形态一般为酱状或粉末状,只能作为调味料添加使用,使产品应用受到局限。

超高压是新型非热力杀菌技术之一,能在常温下杀死和钝化食品中微生物和酶,同时很好地保持食品品质。该技术已经广泛用于果汁、肉类等制品的加工中,其安全性已被大众接受。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超高压协同温度技术制备低过敏原或无过敏原虾的方法。

本发明所提供的制备低过敏原或无过敏原虾的方法,包括下述步骤:将虾去头去尾去肠线后置于密封袋中,抽真空后封口,在温度为55-65℃、压力400-600MPa下保压10-20min,得到低过敏原或无过敏原的虾。

超高压技术作为降低食品过敏原的研究也备受关注;但在未借助其它协同因素条件下,过敏原性难以大幅降低或脱除。而本发明将超高压技术和温度条件相结合,使超高压协同温度在更大程度上改变了过敏原蛋白的空间结构,最终导致过敏原蛋白活性变化或者失活,同时保持了虾原有的形态和蛋白品质。该方法简便易行,工艺成本较低,安全高效,能耗低,容易被企业接受。

本发明采用超高压协同温度技术降低或脱除虾中过敏原的新方法,为虾过敏人群提供一种低敏原或无过敏原虾产品,这对于保障过敏人群的身体健康和降低过敏性疾病的发生有重要意义。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方法进行说明,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

下述实施例中所述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所述试剂和材料,如无特殊说明,均可从商业途径获得。

实施例1

(1)低过敏原或无过敏原南美白对虾的制备

将新鲜的南美白对虾去头去尾去肠线,放入密封袋中,抽真空后封口。在温度65℃,压力400MPa的条件下保压15min,得到低过敏原或无过敏原的南美白对虾。

(2)通过间接酶联免疫反应检测过敏蛋白抑制率

①过敏原的提取:

将处理后的虾肉进行称重,按照1g/mL的比例加入质量分数为0.9%NaCl溶液后,匀浆得到肌肉匀浆液。匀浆液置于冰上5min后加入4倍体积冷丙酮(-20℃预冷过夜),充分混匀,冰浴作用30min,期间混匀数次。4℃、10000r/min离心15min,将沉淀物移至干净滤纸上,自然风干,即为丙酮粉。各取2g丙酮粉按照质量体积比为1∶10的比例用1mol/L KCl抽提液(含0.05mmol/L DTT)在4℃下抽提过夜,10000r/min离心15min。取上清液,沉淀物再按照上法重新抽提4h,离心,合并上清,用磷酸盐缓冲液PBS(0.01mol/L、pH 7.4)透析48h,每12h换1次透析液。然后冷冻干燥提取物,置-20℃冰箱备用。

②间接酶联免疫反应检测方法: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农业大学,未经中国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7708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