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主轴电机无效
申请号: | 201210477202.6 | 申请日: | 2012-1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83628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26 |
发明(设计)人: | 袖冈觉;金柱澔;申铉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星电机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2K5/16 | 分类号: | H02K5/16 |
代理公司: | 北京铭硕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6 | 代理人: | 韩明星 |
地址: | 韩国京畿*** | 国省代码: | 韩国;KR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主轴电机 | ||
本申请要求于2012年9月14日提交到韩国知识产权局的第10-2012-0102151号韩国专利申请的优先权,所述韩国专利申请的公开内容通过引用被包含于此。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主轴电机。
背景技术
在硬盘驱动器(HDD)中使用的小的主轴电机通常包括液体动压轴承组件,在液体动压轴承组件的轴套(sleeve)与轴之间形成的轴承间隙填充有润滑流体,例如油。由于填充轴承间隙的油的压缩而产生的流体动压,从而可旋转地支撑轴。
即,液体动压轴承组件通常通过沿轴向的螺旋形槽和沿圆周方向的人字形槽产生动压,从而促进主轴电机中的转动的驱动稳定性。
同时,依照最近硬盘驱动器的容量的增加,已经产生了需要减小在主轴电机的驱动期间产生的振动的技术问题。即,为了在不出现由在驱动主轴电机期间产生的振动导致的错误的情况下驱动硬盘驱动器,已经需要改进主轴电机中包括的液体动压轴承组件的性能。
另外,为了改进液体动压轴承组件的性能,存在增加人字形槽之间的间隔(即,轴承跨距)以将旋转中心向上地移动的需求,从而促进主轴电机的驱动稳定性。
同时,根据硬盘驱动器的最近的纤薄的趋势,主轴电机趋向于小型化和纤薄化。因此,可以通过减小设置在主轴电机中的槽之间的间隔(即,动压部分的长度)来实现主轴电机的纤薄。
然而,如上所述,当动压部分的长度减小时,旋转特性会劣化。即,在轴承跨距减小的情况下,则转子的旋转特性会劣化。
因此,已经需要对可以在不减小动压部分的长度的情况下(换句话说,在不减小轴承跨距的情况下)实现纤薄的主轴电机的结构的研发。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公开号:2011-12737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一种能够抑制主轴电机的旋转特性的劣化同时实现主轴电机的纤薄化的主轴电机。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一种主轴电机,主轴电机包括:轴,轴的下端部分固定到基座构件和下推力构件中的一个,轴设置有从轴的上表面向下凹陷的安装槽;上推力构件,包括插入到并固定到轴的安装槽中的插入部分;旋转部分,与上推力构件、下推力构件和轴一起形成轴承间隙,旋转部分围绕轴旋转。
上推力构件可包括:盘部分,具有盘的形状;延伸壁部分,从盘部分的边缘延伸;插入部分,从盘部分的内径部分延伸。
插入部分的内周表面中可形成有螺纹部分。
旋转部分可包括轴套和转子毂,轴套与上推力构件、下推力构件和轴一起形成轴承间隙,转子毂从轴套延伸并且转子毂上安装有盘。
轴套可设置有密封槽,延伸壁部分插入到密封槽中。
基座构件可包括安装壁部分,安装壁部分的外周表面上安装有定子芯,安装壁部分的上表面被设置为与转子毂的下表面相邻。
主轴电机还可包括上壳体,上壳体与基座构件一起形成内部空间,上壳体的下表面通过与插入部分的螺纹部分结合的螺丝紧密地结合到盘部分的上表面。
主轴电机还可包括安装在旋转部分的外周表面上的夹持构件,以允许固定盘,其中,夹持构件和旋转部分可通过螺纹连接结合到彼此。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主轴电机,该主轴电机包括:轴,轴的下端部分固定到基座构件和下推力构件中的一个,并设置有从轴的上表面向下凹陷的安装槽;上推力构件,包括盘部分、延伸壁部分和插入部分,盘部分具有盘的形状,延伸壁部分从盘部分的边缘延伸,插入部分从盘部分的内径部分延伸并插入地固定到安装槽;旋转部分,与上推力构件、下推力构件和轴一起形成轴承间隙,旋转部分围绕轴旋转,其中,插入部分的内周表面中可形成有螺纹部分,主轴电机还可包括上壳体,上壳体与基座构件一起形成内部空间,上壳体的下表面通过与插入部分的螺纹部分结合的螺丝紧密地结合到盘部分的上表面。
附图说明
通过下面结合附图而进行的详细的描述,本发明的上面的和其他的方面、特征和其他的优点将被更加清楚地理解,附图中:
图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主轴电机的示意性剖视图;
图2是图1的部分A的放大视图;
图3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主轴电机中包括的轴、上推力构件和下推力构件、以及旋转部分的局部剖开分解透视图。
图4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主轴电机中包括的上推力构件的仰视透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星电机株式会社,未经三星电机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7720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