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松子快速开口机无效
申请号: | 201210477267.0 | 申请日: | 2012-1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1998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13 |
发明(设计)人: | 杜桂林;刘敏;李涛;殷盛江;孙中国;李腾飞;尹伟斌;魏立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杜桂林 |
主分类号: | A23N5/00 | 分类号: | A23N5/00 |
代理公司: | 济南诚智商标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105 | 代理人: | 侯德玉 |
地址: | 250014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松子 快速 开口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松子快速开口机,具体地说是应用高压蒸汽炉,蝶阀,电机,反应炉等构成的一种松子快速开口机器。
背景技术
松子作为坚果之王,它的应用价值和食用价值都是很高的,但是松子壳比较坚硬,当人们食用时,对老年人和儿童都是极为不便的,目前市场上出现了一批松子去壳的机器,但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食用品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要求松子越天然越好,因此现在的开口松子成为了食用的主流,开口松子机也迫切需求,但目前市场上没有该类机器。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松子快速开口机,该装置可快速实现松子的开口。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松子快速开口机,是由高压蒸汽炉、温度压力控制面板、压力表、加水管道、输出管道、球阀、反应炉入口法兰、反应炉入口蝶阀、上电机、轴承支座、下电机、反应炉、反应炉出口法兰、反应炉出口蝶阀、电机支架、反应炉支架、出料箱、松子料斗、进料锥道、料斗支架、出料锥道、出料挡板组成的,温度压力控制面板和压力表安装在高压蒸汽炉上,加水管道安装在高压蒸汽炉顶端,输出管道通过球阀与反应炉连接,上电机与反应炉入口蝶阀连接,反应炉入口蝶阀通过反应炉入口法兰连接,下电机与反应炉出口蝶阀连接,反应炉出口蝶阀通过反应炉出口法兰与反应炉连接,两个轴承支座支撑反应炉,轴承支座安装在反应炉支架上,上电机、下电机放在电机支架上,出料箱放在反应炉下面,松子料斗通过料斗支架连接在反应炉内表面,进料锥道安装在松子料斗上面,出料锥道安装在松子料斗下面,出料挡板安装在出料锥道下面。
该发明的有益之处是:该装置可快速实现松子的开口,具有效率高、开口率高、破解率低等特点,具有很大市场应用价值。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整体结构图;
图2是本发明反应炉内松子料斗的结构图。
图中:1、高压蒸汽炉,2、温度压力控制面板,3、压力表,4、加水管道,5、输出管道,6、球阀,7、反应炉入口法兰,8、反应炉入口蝶阀,9、上电机,10、轴承支座,11、下电机,12、反应炉,13、反应炉出口法兰,14、反应炉出口蝶阀,15、电机支架,16、反应炉支架,17、出料箱,18、松子料斗,19、进料锥道,20、料斗支架,21、出料锥道,22、出料挡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松子快速开口机,是由高压蒸汽炉1、温度压力控制面板2、压力表3、加水管道4、输出管道5、球阀6、反应炉入口法兰7、反应炉入口蝶阀8、上电机9、轴承支座10、下电机11、反应炉12、反应炉出口法兰13、反应炉出口蝶阀14、电机支架15、反应炉支架16、出料箱17、松子料斗18、进料锥道19、料斗支架20、出料锥道21、出料挡板22组成的,温度压力控制面板2和压力表3安装在高压蒸汽炉1上,加水管道4安装在高压蒸汽炉1顶端,输出管道5通过球阀6与反应炉12连接,上电机9与反应炉入口蝶阀8连接,反应炉入口蝶阀8通过反应炉入口法兰7连接,下电机11与反应炉出口蝶阀14连接,反应炉出口蝶阀14通过反应炉出口法兰13与反应炉12连接,两个轴承支座10支撑反应炉12,轴承支座10安装在反应炉支架16上,上电机9、下电机11放在电机支架15上,出料箱17放在反应炉12下面,松子料斗18通过料斗支架20连接在反应炉12内表面,进料锥道19安装在松子料斗18上面,出料锥道21安装在松子料斗18下面,出料挡板22安装在出料锥道21下面。
当机器工作时,在温度压力控制面板2上设置好压力值与温度值,当压力值达到七个大气压强左右,温度达到一百七十度左右时将球阀6打开,此时高压蒸汽炉1与反应炉12互通,互通九十秒后,将球阀6关闭,用上电机9快速将反应炉入口蝶阀14打开,然后,用下电机11将反应炉出口蝶阀14打开,再将出料挡板22拉开,松子落在出料箱17内,晾干便可得到开口松子,此时松子开口率能达到百分之九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杜桂林,未经杜桂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7726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