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快固双组分聚氨酯结构胶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210477538.2 | 申请日: | 2012-1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34344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04 |
发明(设计)人: | 杨足明;贾云龙;韩胜利;冯涛;章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回天胶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J175/04 | 分类号: | C09J175/04;C09J175/06;C09J175/08;C09J11/04;C09J11/06;C08G18/76;C08G18/66;C08G18/65 |
代理公司: | 襄阳嘉琛知识产权事务所 42217 | 代理人: | 严崇姚 |
地址: | 441003 湖北省襄樊***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快固双 组分 聚氨酯 结构胶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快固双组分聚氨酯结构胶,其特征在于:包括多元醇组合物A组分和改性异氰酸酯B组分,A组分和B组分按体积比为1:1混合而成,其中:
A组分含多元醇25%~50%Wt、扩链剂8%~30%Wt、填料15%~35%Wt、偶联剂0.5%~1%Wt、催化剂0%~1.5%Wt;
B组分含多元醇5%~15%Wt、异氰酸酯60~75%Wt、增塑剂15~2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固双组分聚氨酯结构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A组分中多元醇为聚氧化乙烯多元醇、聚氧化丙烯多元醇、聚酯多元醇、端羟基聚丁二烯多元醇或其混合物;A组分多元醇中至少含有一种或多种官能度>2.0、分子量在500~3000的一种或多种多元醇的混合物。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固双组分聚氨酯结构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A组分扩链剂中至少含有一种或多种分子量500以下的多元醇、多元胺或其混合物。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固双组分聚氨酯结构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A组分中填料为碳酸钙、滑石粉、硅微粉、钛白粉或其混合物。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固双组分聚氨酯结构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A组分中偶联剂为端环氧基硅烷偶联剂。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固双组分聚氨酯结构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A组分中催化剂为脂肪族胺类催化剂、脂环族胺类催化剂、有机金属催化剂或其混合物。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快固双组分聚氨酯结构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A组分中催化剂为N,N-二甲基环己胺、双(2-二甲氨基乙基)醚、N-乙基吗啉、N-甲基吗啉、N, N' -二乙基哌嗪、二醋酸二丁基锡、二月桂酸二丁基锡、辛酸亚锡或其混合物。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固双组分聚氨酯结构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B组分的异氰酸酯含量为15~25%Wt。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固双组分聚氨酯结构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B组分中多元醇为聚氧化乙烯多元醇、聚氧化丙烯多元醇、聚酯多元醇、端羟基聚丁二烯多元醇等或其混合物;B组分多元醇中含有分子量在1000及以下的一种或多种多元醇的混合物。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固双组分聚氨酯结构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B组分中异氰酸酯为4,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2,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碳化二亚胺改性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多亚甲基多苯基异氰酸酯或其混合物。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固双组分聚氨酯结构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B组分中增塑剂为邻苯二甲酸酯类、脂肪族二元酸酯类、烷基磺酸苯酯类或其混合物。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快固双组分聚氨酯结构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B组分中增塑剂为邻苯二甲酸二辛酯、邻苯二甲酸二丁酯、邻苯二甲酸二异癸酯、己二酸二辛酯、癸二酸二辛酯、烷基磺酸苯酯或其混合物。
13.一种用于制备权利要求1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快固双组分聚氨酯结构胶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组分的制备方法为:
将所述多元醇和扩链剂按比例加入反应釜中并加热至100~120℃,并在真空度≤-0.08Mpa下搅拌脱水1~2小时,然后降温至60℃以下,转入到行星搅拌动混机中,然后按比例加入所述填料、偶联剂、催化剂在真空度≤-0.08Mpa下搅拌1~2小时,出料;
B组分的制备方法为:
将所述多元醇按比例加入反应釜中并加热至100~120℃,并在真空度≤-0.08Mpa下搅拌脱水1~2小时,然后降温至60℃以下,加入所述异氰酸酯,于氮气保护下在60~80℃搅拌反应2~5小时,加入所述增塑剂搅拌30分钟出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回天胶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湖北回天胶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77538.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