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正交构造的齐平的门扳手组件有效
申请号: | 201210478817.0 | 申请日: | 2012-1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32784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05 |
发明(设计)人: | S.C.朗;H.A.埃札特;J.M.波尔瓦克泽克 | 申请(专利权)人: | 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E05B5/00 | 分类号: | E05B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贺紫秋 |
地址: | 美国密***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正交 构造 扳手 组件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通常涉及一种用于车辆关闭组件的把手组件,以及控制该把手组件的一种方法。
背景技术
车门包括机械地或电力地连接至锁闭机构的外部把手组件。把手组件的促动器将锁闭机构从锁闭位置移动至解锁位置,以允许门打开。把手组件可被设计为向门的外板表面的外部延伸,以允许驾驶员握住该把手组件。可替换地,门的外板表面可限定向内的凹处,以允许驾驶员握住把手组件。另外,车辆款式可能要求把手组件的外表面在不使用时与门的外板表面近似平行地定位。当需要打开门时,齐平地安装的把手组件通过回转或枢转动作相对门的外板表面向外展开,从而允许操作者握住把手组件。
发明内容
提供了一种关闭组件。该关闭组件包括一结构。所述结构包括外板表面,其限定了穿过其延伸的开口。把手组件与所述结构联接。把手组件包括具有外侧表面的手握杆。该手握杆可在收回位置和伸出位置之间运动。该手握杆相对于所述结构的外板表面运动。当处于收回位置时,该手握杆定位在开口内,手握杆的外侧表面与结构的外板表面近似齐平。当手握杆处于伸出位置时,该手握杆与所述结构的外板表面的外侧侧向分开。
还提供了所述关闭组件的把手组件的一种控制方法。该方法包括提供信号让把手组件将把手组件的手握杆定位在伸出位置。当手握杆定位在收回位置且通过信号让把手组件将手握杆定位在伸出位置时,手握杆相对于关闭组件的外板表面沿正交方向从收回位置运动进入伸出位置,以允许操作者抓住手握杆,打开车门。该方法进一步包括通过信号让把手组件将把手组件的手握杆定位在收回位置。当手握杆定位在伸出位置且通过信号让把手组件将手握杆定位在收回位置时,手握杆相对于关闭组件的外板表面沿正交方向从伸出位置运动进入收回位置,从而当不需要用手握杆打开车门时,手握杆的外侧面被置于与外板表面近似齐平。
因此,把手组件的手握杆相对于门的外板表面沿正交方向在收回位置(在该位置手握杆的外侧表面与外板表面近似齐平)和伸出位置(在该位置手握杆与外板表面是分隔开的,以允许操作者握住手握杆)之间运动。当处于收回位置时,与门的外板表面近似齐平的手握杆的位置与手握杆相对于外板表面沿正交方向的运动一起,为关闭组件提供了全新的、令人愉悦的风格特性。
从下文中对实现本发明的最佳模式的有附图的详细描述可知,本发明的上述特征和优势以及其他特征和优势是很明显的。
附图说明
图1是关闭组件的示意性透视图,其显示了把手组件的手握杆处于收回位置。
图2是关闭组件的示意性透视图,其显示了手握杆处于伸出位置。
图3是关闭组件的示意性平面图,其显示了手握杆处于收回位置。
图4是关闭组件的示意性平面图,其显示了手握杆处于伸出位置。
具体实施方式
本领域技术人员将理解,诸如“上”、“下”、“向上”、“向下”、“顶”、“底”等术语是对附图的描述性地使用,不代表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所述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定。
参考附图,其中相同的附图标记在若干副视图中代表相同的部分,关闭组件用20大致示出。关闭组件20可被配置用作车辆侧门、车辆后部货门或其他车辆的关闭件。另外,应该理解的是,关闭组件可被配置用于与车辆不相关联的一些其他用途,例如但不局限于文档柜的门。
参考图3和4,关闭组件20包括结构22。所述结构22包括限定了外板表面26的板24,以及支撑所述板24关闭组件20的各种部件以及将关闭组件20附接至车辆所必须的全部支架、支撑件等。外板表面26置于板24外侧上。这里所使用的术语“外侧”代表相对车辆中心的一个位置:其远离“内侧”位置定位。如此,内侧位置相比外侧位置(其远离车辆的中心定位)布置得更接近车辆的中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7881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型打火机防风燃烧头
- 下一篇:一种旋转式锅炉自动清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