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薄壁蜂窝夹芯复合材料结构件制孔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479695.7 | 申请日: | 2012-11-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5078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06 |
发明(设计)人: | 薛荣;李建川;彭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70/54 | 分类号: | B29C70/54;B29L31/60 |
代理公司: | 成飞(集团)公司专利中心 51121 | 代理人: | 安玮 |
地址: | 610092 ***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薄壁 蜂窝 复合材料 结构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薄壁蜂窝夹芯复合材料结构件的制孔方法,尤其涉及一种在薄壁蜂窝夹芯复合材料结构件上制造通孔的方法。
背景技术
复合材料结构类零件互相连接时,一般为了表面平整,往往采用埋头型螺栓连接,由于复合材料结构类零件通常采用蜂窝夹芯结构形式,即零件的上下表面具有一层或多层玻璃布预浸料或碳布预浸料,中间设置有蜂窝夹芯层,因此在这种薄壁蜂窝夹芯复合材料结构件上锪制的锥形锪窝孔深度往往超过玻璃布预浸料或碳布预浸料厚度直至蜂窝夹芯层,同时钻制的螺栓连接通孔也通过蜂窝夹芯层,在制孔和锪窝过程中容易出现复合材料蜂窝夹芯层劈裂或孔壁软化现象,影响连接强度。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钻制通孔和锪制锥形锪窝孔过程中容易出现复合材料蜂窝夹芯层劈裂或孔壁软化现象而影响连接强度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薄壁蜂窝夹芯复合材料结构件制孔方法。本发明的薄壁蜂窝夹芯复合材料结构件制孔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按初孔直径尺寸制通孔并在通孔一端按照埋头型螺栓的相应头型锥度锪制锥形锪窝孔,所述的初孔直径按公式Φ1 =Φ(1+C%)取值,其中,Φ1是通孔的初孔直径,Φ是通孔的终孔直径,C%是制孔增大系数;在通孔的另一端封堵孔口,用快速固化胶填充通孔及锥形锪窝孔;在快速固化胶固化后,在原通孔位置按终孔直径尺寸制通孔并在通孔一端按照埋头型螺栓的相应头型锥度锪制锥形锪窝孔。
在所述的通孔的另一端封堵孔口的是胶带纸,在快速固化胶固化后,还包括撕去所述的胶带纸的步骤。
所述的用快速固化胶填充通孔及锥形锪窝孔时用细铁丝进行搅拌胶液,防止胶液里面有气泡。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发明的薄壁蜂窝夹芯复合材料结构件制孔方法,采用快速固化胶将按初孔尺寸制出的通孔封堵后进行二次制孔的方法,可以获得尺寸精确的终孔尺寸,制孔精度可以达到H11以上,由于固化的胶液可增强蜂窝夹芯层强度使得制孔时不易出现劈裂或孔壁软化的问题,增强了薄壁蜂窝夹芯复合材料结构件的连接强度。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实施例是在以发明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实现过程,但是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实施实例。
图1是本发明的薄壁蜂窝夹芯复合材料结构件的制孔方法一个实施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出了本发明的薄壁蜂窝夹芯复合材料结构件的制孔方法一个实施例示意图。复合材料结构类零件的上下表面具有一层或多层玻璃布预浸料或碳布预浸料1,中间设置有蜂窝夹芯层2,在制孔和锪窝过程中容易出现玻璃布预浸料或碳布预浸料1 劈裂或复合材料蜂窝夹芯层2孔壁软化现象,影响连接强度。本发明的薄壁蜂窝夹芯复合材料结构件制孔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按初孔直径尺寸制通孔4并在通孔4一端按照埋头型螺栓的相应头型锥度锪制锥形锪窝孔,所述的初孔直径按公式Φ1 =Φ(1+C%)取值,其中,Φ1是通孔4的初孔直径,Φ是通孔4的终孔直径,C%是制孔增大系数,其中C的取值按照下述表格中的数值选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7969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