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行车安全控制系统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480242.6 | 申请日: | 2012-1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32434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04 |
发明(设计)人: | 黄晓庆;宛海涛;余智欣;赵立君;刘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W30/09 | 分类号: | B60W30/09;B60T7/12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3 | 代理人: | 黄灿;安利霞 |
地址: | 100032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行车 安全 控制系统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特别是指一种行车安全控制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工业和电子技术的发展,汽车智能化技术将逐步得到应用,自动驾驶技术也初见端倪。这其中,行车安全一直是备受关注的焦点,智能化技术必将用于行车安全控制系统。目前,在一些高端轿车中,已采用红外雷达探测技术为车辆在夜间行驶时,对行人进行主动探测并提供行车安全提示;而在自动驾驶技术的研究中,主要采用数码摄像头和车载雷达对路况进行探测和实时处理,自动控制车辆行驶速度。
现有的技术主要基于视距或雷达直射范围内的安全控制,但对被探测物的区分仍然要依靠驾驶员的主观判断,系统智能化程度仍然比较低。尽管可对成像物体进行图像分析加以区分,但始终无法达到让人高度信任的程度。因此目前的设计中,行车安全控制系统只作驾驶员的驾驶参考。
另外,在一些交通事故的案例中,许多严重交通事故的发生主要由于一些不可见范围内的突发因素导致,如十字路口突如其来的行人或机动车,在这些事故易发地段,通过探测技术实现的行车安全系统很难有效地工作。
综上,现有技术中存在如下问题:
1)通过红外雷达探测系统对路面进行监测,无法对行人和其他生物进行实时高可靠的区分。
2)无法对一些事故易发地段的安全因素进行预判和提前告警。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行车安全控制系统及方法,可以为车辆提供安全行驶控制。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行车安全控制系统,包括:
路况信息采集装置,用于采集视距范围内的第一路况信息以及视距范围外的第二路况信息;
路况信息处理装置,用于对所述第一路况信息以及所述第二路况信息进行处理,得到处理结果;
行车安全控制装置,用于根据所述处理结果,产生控制信号,并根据所述控制信号对车辆进行控制。
其中,所述路况信息采集装置包括:
多个生物传感器,用于采集视距范围内的第一路况信息;
道路预测信息获得模块,用于获取车辆所在位置周边的一预设范围内的物联网监控MAT终端采集的第二路况信息。
其中,所述路况信息处理装置包括:
第一路况信息处理模块,用于对所述第一路况信息进行处理,得到所述第一路况信息中各种实时路况的状态;
第二路况信息处理模块,用于对所述第二路况信息进行处理,得到第二路况信息中各种路口的路况预测信息。
其中,所述第一路况信息处理模块包括:
第一处理子模块,用于对所述第一路况信息进行处理,识别各种实时路况中的行人、其它生物、车辆以及障碍物,以及确定各种实时路况中的行人、其它生物、车辆以及障碍物的大小以及与任意1个之间的距离;
第二处理子模块,用于对所述第一路况信息进行处理,识别各种实时路况中的路面的交通标志以及确定交通信号灯的状态。
其中,所述第二路况信息处理模块包括:
第三处理子模块,用于对所述第二路况信息进行处理,获得在有交叉的路口或者拐角处,对配备MAT终端的人员或者车辆的MAT终端的运动轨迹的预测信息;
第四处理子模块,用于对所述第二路况信息进行处理,获得对配备MAT终端的人员穿越人行横道的可能性的预测信息。
其中,所述路况信息处理装置还包括:
车辆信息获得模块,用于获得车辆的实时行驶状态信息;其中,所述实时行驶状态信息包括:车辆的实时行驶位置信息和/或实时行驶速度信息;
所述第一路况信息处理模块具体用于:根据所述车辆的实时行驶状态信息,获得生物传感器探测到所述车辆前方存在行人、其它生物、车辆和/或障碍物时,车辆与行人、其它生物、车辆和/或障碍物的碰撞概率;以及所述车辆前方不存在行人、其它生物、车辆和/或障碍物时的实时路况;
所述第二路况信息处理模块具体用于:根据所述车辆的实时行驶状态信息,对所述第二路况信息进行处理,得到第二路况信息中各种路口的路况预测信息。
其中,所述行车安全控制装置包括:
第一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处理结果判断:所述车辆前方不存在行人、其它生物、车辆和障碍物的实时路况,或者所述交通标志表示通行,或者交通信号灯为放行状态时,产生第一控制信号,并根据所述第一控制信号启动行车安全指引控制级别,并按照所述行车安全指引控制级别对车辆进行控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未经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8024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